央视《智造中国》聚焦TCL华星 揭秘“质检大神”如何“慧眼识真”
作者头像
  • 向婷婷
  • 2023-08-11 00:00:00 3058

智能制造新篇章:《智造中国》深度解析TCL华星智能工厂

智能制造的中国方案:全景展现工业4.0的辉煌

8月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打造的大型工业纪录片《智造中国》在央视财经频道盛大开播。这部纪录片聚焦于中国制造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生动呈现了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故事。内容涵盖20多个行业,从大国重器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展现了智能制造对中国工业的深刻影响。

慧眼识真:TCL华星智能工厂的科技奇迹

近期,《智造中国》第二集《慧眼识真》特别深入TCL华星智能工厂,揭秘中国智能制造的新高度。本集节目以TCL华星如何打造出超越人类检测极限的“质检大神”为核心,展示了其在液晶面板生产中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确保产品质量的卓越表现。

400毫秒内的精确判断:机器质检的从容不迫

在TCL华星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上,全封闭的无尘环境和700个巨型机械手臂的运作,展现出工业4.0时代下的科技魅力。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守300道流程工艺的标准,对生产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尤其对微尘的敏感性。一粒微米级的灰尘足以影响面板的亮度、对比度乃至色彩显示。因此,质检贯穿于生产的每一环节,确保产品质量。

智能质检:从眼力到算法的飞跃

TCL华星通过自主研发,创造出“会纠错的眼”,即先进的算法模型,使质检过程更加精准高效。工业相机负责识别缺陷,而“天枢”系统则凭借其秒速处理的能力,实现从简单的缺陷识别到主动判断的转变,大幅提高了质检效率。该系统能在400毫秒内完成一次图片判别,准确率高达90%,相当于150名质检员的工作量。

智能转型:为制造装上“智慧”大脑

TCL华星数字化转型中心的负责人佘必海表示,整个生产流程包含约40道关键工序,每道工序平均拍摄20至30张图片,每天对工艺缺陷的检查量接近60至70万张。这庞大的数据量不仅考验着质检员的洞察力,也促使TCL华星不断优化算法,实现从人工判断到智能系统自动识别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与时俱进的自我革新:从人到AI的进化

TCL华星的质检员梁林萍经历了从“判片达人”到“AI训练员”的角色转换,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个人职业发展的新机遇,也象征着智能制造领域从传统到智能的深刻变革。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TCL华星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引领了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潮流。

智能制造的未来展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业正加速向“自动化+智能化+大数据”方向升级,TCL华星作为行业先锋,不断探索和实践智能制造的可能,致力于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精准的用户体验。央视对TCL华星的肯定,彰显了数字化、智能化在中国迈向先进制造、高端制造时代的巨大作用。未来,TCL华星将持续推进智能建设,引领中国智造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向婷婷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华星大神慧眼质检中国揭秘聚焦央视如何TCL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