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设想未来的AI系统能否与动物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一种基于AI的创新设想,即让ChatGPT与CatGPT携手合作,使人类能够通过喵声、咕噜声或嘶嘶声与宠物猫进行互动。这一设想触及了AI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AI究竟需要具备何种能力才能与动物进行有效的沟通?
神经生物学家Yossi Yovel与Oded Rechavi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探讨了这一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名为“多利小医生挑战”的概念,以此作为衡量AI与动物交流能力的标准。这个挑战包含三个核心要求:
以蜜蜂为例,研究者成功创建了“机器蜜蜂”,能够通过舞蹈引导其他蜜蜂到达特定地点。这一成就满足了挑战的第一和第三点,但舞蹈仅限于特定情境下的应用。对于询问蜜蜂的需求或情感,AI仍有局限。
尽管AI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与动物交流的可能性,如通过“破解”蜜蜂的舞蹈来传达信息,但我们仍需认识到,人类语言的独特性可能限制了AI在理解动物情感方面的表现。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即使狮子会说话,我们也无法理解它”提醒我们,AI可能永远无法完全解读动物的情感状态。
此外,AI系统需要面对的挑战还包括:
尽管AI技术在未来有可能取得突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交流,但与动物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方式交流仍面临诸多挑战。神经生物学家Yovel与Rechavi强调,这一领域充满挑战但也极具吸引力,值得科学家们继续探索和尝试。
总之,AI与动物交流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充满了未知与机遇。通过“多利小医生挑战”的框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AI在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潜力,从而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