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秉持绿色发展策略,积极引导企业于厂房顶部搭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以此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当前,该区域已累计开发企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面积达到22.6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高达16兆瓦。现场照片显示,工人们正于某家企业厂房顶部搬运光伏发电板。
此间,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蓬勃发展,风力发电与光伏设备广泛应用于市场,装机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伴随产业升级与设备更新进程加速,新能源设备正面临大规模退役的问题。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协同多个部门——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及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旨在指导退役设备的循环再利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相关负责人指出,退役风电设备体积庞大且材质多样,而退役光伏设备则蕴含较高资源价值,其循环利用至关重要。合理利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能有效规避不当处置可能带来的土地占用与环境风险,对于实现风电、光伏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已有部分发电企业、设备制造商及回收利用企业开始探索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技术路径与应用模式,积累了初步经验。然而,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的循环利用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设备处理责任界定不明晰,专业化的回收利用企业数量有限,商业模式尚未成熟,存在设备简单焚烧或填埋的现象。
针对上述情况,《指导意见》规划了两个关键时间点,即2025年与2030年,围绕责任机制、标准体系、技术创新及产业培育等方面,制定了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目标。至2025年,集中式风电场与光伏发电站的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应初步建立,循环利用相关的标准与规范需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亦需取得突破。至2030年,风电与光伏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应基本成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应更为健全,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应与退役规模相匹配,标准规范应更加完善,进而显著提升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表示,此指导意见为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蓝图。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指导意见提出构建涵盖绿色设计、规范回收、高值利用与无害处置等环节的风电与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体系。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光伏设备制造与出口国,中国从全生命周期视角考虑退役新能源设备的循环利用,不仅顺应了国际趋势,也将为提升我国新能源领域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带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