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化妆品行业呈现爆炸式增长,涌现了一大批在产品质量与功能上能与国际知名品牌比肩的新国妆品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2年,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的出口总额达到376.5亿元,同比增长20.1%。尽管如此,相较于进口数据的1536.7亿元,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在消费品领域,尤其是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的高端品牌培育方面,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指导。国妆品牌的出海行动,成为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期,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旨在探讨包括奢侈品和化妆品知识产权在内的经济与金融合作议题。中法两国于4月7日发布的联合声明中,特别强调了化妆品领域的合作潜力。
该声明指出,双方承诺为企业提供公平、无歧视的竞争环境,涵盖化妆品、农业与农食产品、空中交通管理、金融服务、卫生健康、能源、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这不仅为法国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也为国妆品牌走向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
近3年来,中国已成为法国化妆品出口的关键市场。根据法国美容企业联合会的数据,2020和2021年,中国连续两年位居法国化妆品最大出口国之列。法国化妆品在中国的出口份额常年位于前列。2022年,中国自法国进口的化妆品金额占比为3.83%,约14亿元。
尽管与欧美日等地相比,中国化妆品的研发与制造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完善的美妆产业链优势,中国美妆企业在创新周期、生产成本和技术能力方面已形成差异化优势,并正向高质量、高科技方向转型。
目前,大量国际大品牌的产品选择在中国进行代加工或研发生产,中国本土企业在应用层面、生产能力及工厂的先进性上已超越海外中小品牌,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中法联合声明的发布,促成了多组中法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议。例如,欧莱雅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美妆数字化循环经济模式”,聚焦绿色低碳标准、创新产品和消费理念,打造循环经济发展方案。
法国作为全球化妆品生产大国,与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深化交流有望在技术创新领域实现共赢,同时推动国妆品牌将中国元素与“中国化妆品故事”传播至全球。
国妆品牌“走出去”的关键在于供应链优化、市场渠道全球化与人才国际化。借助中国制造的优势,结合各国本土化需求,利用全球本地化人才资源。
面对文化差异,实现本土化运营至关重要,旨在贴近目标消费群体,深度挖掘当地市场,解决价值观与价值链条的融合问题。以法国为例,了解市场趋势,如环保包装需求,以及遵守严格的劳动法规,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了应对出海过程中的人员配置难题,金柚网提供了全球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金柚GEO”,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地区的数字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通过顾问式服务,从咨询到落地执行,帮助企业顺利开拓海外市场,加速实现本土化布局。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化妆品市场中,中国品牌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是中国化妆品品牌提升自身形象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与市场策略调整,中国化妆品行业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