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摩尔定律逐渐失去效力,芯片行业的增长方向转向了先进的封装技术。在这众多技术路径中,晶圆级封装与面板级封装占据主导地位。当前,面板级封装因工艺成熟度较低,面临设备与材料供应短缺的挑战,导致其在市场上的份额有限。
然而,面板级封装相对于晶圆级封装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其较高的芯片密度。以300x300mm的面板为例,相较于12英寸(300mm)晶圆,面板能够容纳大约1.64倍的晶粒数量。从工艺角度考量,已有的供应商提供了700x700mm的面板选项,相比之下,晶圆的尺寸受限于供应链与成本因素,预计短期内仍将以12英寸或300mm为主流。值得一提的是,晶圆级封装中可能出现的边缘缺陷晶片(Partial DIE)现象,在面板级封装中则无此担忧。
尽管面板级封装具备上述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固有挑战。主要在于面积扩大与芯片数量增多带来的封装技术需求,这要求面板级封装的Die Bonder设备不仅具备大工作区域,还需保证高速度与高精度。传统的Pick&Place技术Die Bonder设备难以满足这一需求,长期以来阻碍了面板级封装技术的发展。
普莱信公司致力于技术创新,针对MiniLED巨量转移技术XBonder Pro设备的基础上,结合面板级封装的需求,开发出专用于面板级封装的P-XBonder设备。这款设备采用倒装刺晶方案,通过三个关键特性解决了面板级封装中的技术与成本难题:
高效率:在MiniLED领域,XBonder Pro的每小时生产单位(UPH)可达200千以上,应用于面板级封装时,根据芯片大小与精度要求,P-XBonder的UPH可达120千,显著降低了封装成本。
高精度:P-XBonder提供高达5微米的高精度模式,适用于高精度的面板级封装需求。
大尺寸兼容性:最大支持900x700基板,全面满足面板级封装的需求。
近几个月内,普莱信已与国际板级封装技术领导者及芯片巨头密切合作,探索P-XBonder的应用。随着该设备的推出,预计将彻底解决面板级封装中的芯片贴装技术与成本问题,从而促进面板级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
作为专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的企业,普莱信始终秉持技术领先的战略,在传统封装技术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创新。在MiniLED巨量转移领域,普莱信的XBonder Pro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转移设备。在面板级封装领域,P-XBonder的引入将极大推动该技术进步。同时,普莱信积极布局先进封装技术,为中国芯片行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