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参与起草行业首个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头像
  • 赵丽
  • 2023-08-22 00:00:00 3027

工程与人工智能交汇:法律大模型评估标准与创新应用

最新动态

近期,在浙江大学举办的由《Engineering》期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以及《FITEE》领域分刊共同主办的“Engineering大讲堂”及“智行中国”第五期系列论坛中,智慧司法技术总师系统、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阿里云等单位携手发布了一份行业开创性的文件——《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测评方法(征求意见稿)》。这一举措旨在规范法律大模型的研发、评估与应用流程。

背景与需求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提高案件处理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大型预训练模型的兴起,AI在理解和分析案件、生成法律文件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然而,鉴于法律领域专业性强、复杂度高的特点,市场亟需一套标准化的评估体系,以指导法律AI产品的研发与优化,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估指标与方法

《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测评方法》征求意见稿全面覆盖了法律大模型的能力体系、评估指标、测评方法及典型应用场景,旨在为法律大模型的测试设计与实施提供系统性指导。具体而言,该文件提出了从功能、性能、安全、质量四个维度出发的12项评估指标,为法律AI系统的性能测评提供了明确的框架与标准,助力开发者精准衡量模型效能,优化产品迭代。

行业响应与展望

智慧司法技术总师许建峰指出,大模型技术为法律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构建评估体系是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关键一步。他呼吁业界同行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完善法律大模型的评价标准,以促进法律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与广泛应用。

技术创新与实践

论坛期间,浙江大学与阿里云等合作伙伴还推出了两项创新应用:法律大模型“智海-录问”与基于通义千问7B模型的教育大模型“智海-三乐”。前者具备法律问答、知识检索、案情分析、推理决策等多功能,能够为法律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辅助支持;后者则聚焦于智能问答、试题生成、学习导航与教学评估,旨在优化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成就与影响

阿里云在法律AI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成绩斐然,已发表多篇国际顶尖会议论文,并成功将AI助手“小智”应用于浙江省及黑龙江等地的法院系统,显著提升了简单案件的庭审效率,现已辅助审理逾万件案件。这不仅体现了技术革新在实际司法工作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法律AI的深度探索与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结

此次论坛不仅展示了法律大模型评估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也凸显了技术创新与应用在法律领域的广阔前景。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估框架与实践创新,有望进一步推动法律人工智能的规范化发展,提升司法工作的效率与公正性,为社会法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赵丽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指标体系阿里起草模型评估参与法律行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