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全固态电池引领未来电动出行】
在电动汽车领域,全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与当前普遍应用的锂电池相比,它在充电速度、续航里程及安全性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多款汽车制造商已将全固态电池视为重要战略方向,丰田计划于2027年推出配备此类电池的电动车,而宝马则承诺在2025年前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尽管如此,专家指出,全固态电池的高昂成本成为其普及的障碍,关键在于新材料和量产工艺的开发。
相较于传统液态锂电池,全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如陶瓷、玻璃、硫化物或聚合物,具备多项优势:
Solid Power公司,受福特和宝马支持,正致力于硫化物基固体电解质的研发,旨在打造更轻、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预计到2040年,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64亿美元。
众多汽车厂商已着手布局:
本田公司亦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列为战略重点,计划开发自有生产线,预计2024年春季投入运营。大众品牌计划2024年开始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而梅赛德斯-奔驰则计划2025年将全固态电池集成至乘用车中。通用汽车正在密歇根州建立华莱士电池创新中心,专注于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的研发。
成本控制成为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高昂的原材料成本和规模化生产后的低湿度维持问题,均需解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骋教授团队在原材料成本上取得突破,发现了一种新型氧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其成本远低于硫化物和氯化物固态电解质,为全固态锂电池商业化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若上述技术难题得以攻克并实现商业化,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格局将面临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