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调控肺泡干细胞分化新机制(新知)
作者头像
  • 袁小玲
  • 2023-09-04 13:18:45 3039

探索衰老对肺泡再生的影响与新机制

随着人体步入四五十岁的阶段,肺泡的再生能力普遍出现下降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机制是什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汤楠团队历时七年不懈探索,终于揭示了衰老如何导致肺泡再生障碍的奥秘,并发现了调控肺泡干细胞分化的关键机制。这项研究成果近期在《细胞—干细胞》杂志上在线发表。

肺泡功能与再生的重要性

肺泡作为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其功能的正常运作依赖于完整且高效的肺泡结构。肺泡主要由两种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负责气体交换的一型细胞以及具备分化成一型细胞潜力的二型细胞,即肺泡干细胞。当肺部遭受损伤时,一型细胞常常首当其冲受损,导致肺泡壁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呼吸功能。在此关键时刻,肺泡干细胞能否顺利分化成一型细胞,成为决定肺泡壁重建与肺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老龄化与肺部疾病的关系

多项研究表明,多种急性及慢性肺部疾病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等老年患者群体中,肺泡干细胞的表现异常,导致肺泡无法再生,病情加剧。因此,深入理解衰老如何影响肺泡干细胞的再生能力,对于揭示肺疾病发病机制及开发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动物模型与AMPK信号通路的发现

为解答上述问题,汤楠团队精心构建了与人类肺组织变化相匹配的小鼠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小鼠在12个月大时(相当于人类40至50岁),肺泡干细胞的分化能力显著降低,这与人类肺功能下降及肺相关疾病发病率上升的时期相对应。借助这一模型,研究人员揭示了AMPK(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肺泡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AMPK信号通路与肺泡再生障碍

AMPK信号通路的激活是肺泡干细胞分化不可或缺的条件。然而,在年长小鼠的肺泡再生过程中,肺泡干细胞中的AMPK信号通路未能被有效激活,从而阻碍了肺泡干细胞的分化进程,进而引发了肺泡再生障碍。研究进一步指出,AMPK信号通路对肺泡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是通过调节糖酵解(糖类分解代谢产生能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实现的。在老化小鼠中,由于肺泡干细胞难以激活糖酵解过程,产生足够的能量以支持分化,导致分化能力显著下降。

促进能量代谢与再生功能的恢复

研究团队发现,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能够显著提升肺泡干细胞的能量代谢效率,进而修复肺泡再生功能。具体机制在于,AMPK激活了关键酶PFKFB2,促进了糖酵解过程,增强了细胞能量供应。在老化小鼠的肺损伤修复过程中,研究人员观察到,肺泡干细胞内PFKFB2的活性不足,导致糖酵解代谢能力和分化能力显著降低。通过转基因技术在老化小鼠的肺泡干细胞中激活PFKFB2,成功显著促进了肺泡再生。

临床验证与未来展望

汤楠团队还与中日友好医院合作,分析了部分患者的肺组织样本,证实了上述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人类。这一发现强调了AMPK激活PFKFB2在促进肺泡干细胞分化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认为,肺泡干细胞功能紊乱与多种肺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促进肺泡再生对于肺部疾病和肺纤维化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未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期待在肺部疾病治疗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与创新。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袁小玲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肺泡新机制干细胞新知分化调控科学家发现我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