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领域,柔性材料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它们能够模仿人类和动物的外观、动作及能力,展现出与传统刚性机器人截然不同的特性。尽管市面上已存在大量的柔性机器人,但受限于组件成本高昂或复杂的制造工艺,大规模生产仍面临挑战。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发布的一项突破性成果,展示了一款价格亲民、易于生产的柔性机器人手。这项研究发表在《机器人和仿生系统》杂志上,通过将柔性执行器与外骨骼集成,实现了使用可扩展技术的大规模生产。
自然界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许多生物体,包括部分动物如蚯蚓,拥有柔韧的身体结构。这些生物的特性启发了新一代柔性机器人,使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组件,以实现更加灵活、适应性强的操作。
相较于刚性机器人,柔性机器人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够在室内外环境中与人类或动物和谐共存。在碰撞情况下,这类机器人几乎不会对生命体造成长期损害。这种特质在医疗、救援等领域尤为关键。
在设计阶段,研究人员运用有限元分析优化了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以降低成本。传统的3D打印技术在此过程中展现出了高效性。这款柔性机器人手采用了多种材料,其设计旨在精确模仿人类手部的外观与功能,复刻其动作与能力。
具体而言,这款机械手由5个柔性执行器构成,每个执行器对应一个手指,而额外的外骨骼则增强手指的弯曲能力,确保手指在操作不同形状、重量和大小的物体时能保持合适的弯曲角度,实现有效抓握。
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能够在制造前优化设计,显著提升了柔性机器人手的可获得性、降低了成本,并避免了传统设计制造流程中资源密集型迭代所带来的延误。这标志着柔性机器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推动人机协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