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比特斯拉低15%?机构称2030年中国车企将占欧洲市场两成份额
作者头像
  • 钟燕文
  • 2023-09-06 00:00:00 3077

汇聚全球目光,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势登陆欧洲市场

聚焦德国慕尼黑车展:中国车企的崛起与挑战

在2023年9月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与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分别展示了其在欧洲市场的新布局与战略规划,标志着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崭新登场。

比亚迪:成本优势下的欧洲攻势

比亚迪,这家在新能源领域独树一帜的中国制造商,于9月4日携旗下多款明星车型——海豹、宋PLUS EV冠军版等,亮相于慕尼黑车展。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透露,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在近一年内成功入驻15个欧洲国家,与当地合作伙伴携手,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设立了超过140家门店。比亚迪的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了其在全球化战略上的坚定步伐,特别是在欧洲市场的深度布局。

小鹏汽车:欧洲市场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首次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展示了其全球化战略的最新进展。计划于2024年正式进入德国市场,小鹏汽车将推出国际版P7i和G9两款车型,旨在与欧洲市场上的竞争者展开正面较量。这不仅是小鹏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迈出的坚实一步。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海外机遇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众多中国车企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欧洲市场因其政策支持、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及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观念,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的首选目的地。毕马威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增长率高达58%,仅次于中国的61%。预计到203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6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6%。

成本优势与技术创新:比亚迪的拆解启示

瑞银对中国车企成本优势的深入剖析,揭示了比亚迪海豹车型相较于特斯拉Model 3的成本优势,达到了约15%。这一发现不仅凸显了中国车企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卓越表现,还表明了技术创新与垂直整合能力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中的关键作用。比亚迪的成功案例表明,通过自主研发与高效供应链管理,中国车企在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上实现了显著提升。

欧洲市场挑战与应对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成本优势上占据一定优势,但在欧洲市场深耕仍面临诸多挑战。品牌认知度、市场准入门槛以及法律合规等问题成为制约因素。然而,随着欧洲市场的成熟与发展,以及中国车企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这些挑战有望逐步被克服。

欧洲车企的反击与未来展望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欧洲传统车企并未坐视不理。宝马集团CEO齐普策警告称,欧盟内燃机禁令正促使欧洲车企陷入与成本优势明显的中国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欧洲车企正加速转型,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雷诺、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等品牌纷纷推出新车型与降价策略,以期缩小与中国车企的成本差距。

结语

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市场的崛起,不仅展示了其在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上的卓越表现,也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带来了新的变数。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中国车企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与市场策略,逐步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确立自己的地位。随着欧洲市场的开放与接受度的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全球舞台上将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 : 钟燕文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两成斯拉欧洲比特中国份额成本机构市场车企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