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理”升空 OpenHarmony开启国产卫星系统星辰大海
作者头像
  • 艾提传播
  • 2023-09-08 00:00:00 3011

卫星与梦想:大连1号连理卫星的创新之旅

在科技的前沿,大连理工大学的实验室见证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大连1号连理卫星,作为辽宁省发射的首颗卫星,承载着新技术的革新与挑战,标志着该地区在航天领域的崭新突破。

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搭载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以雷霆万钧之势飞向太空,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发射任务。在这次壮举中,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设计并制造的辽宁省首颗卫星——“大连1号连理卫星”,与天舟六号一同启程,开启了它的太空旅程。

大连1号连理卫星的主要使命是与大连理工大学的7.3m X频段地面测控站协同工作,执行上行与数据下行的测控操作,专注于低成本亚米级高分辨率的海洋、地面观测,以及新技术的验证。作为该卫星的总指挥,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于晓洲深知其对学校乃至辽宁省的重要意义。

于晓洲以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卫星研发的每一个环节。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与大连理工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夏广庆及其微纳卫星与电推进团队共同努力,克服了种种挑战,最终实现了卫星的成功发射。这段历程不仅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与汗水,更见证了于晓洲对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大连1号连理卫星的应用潜力在于其为海洋产业规划、农业应用、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通过卫星技术,大连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卫星研发的过程中,于晓洲和他的团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新冠疫情带来的供应链中断、关键部件的缺失等。然而,正是这些逆境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能力的迸发。他们自主研发了新型推进系统,不仅提升了卫星的机动能力,还确保了系统的无毒、高效、低能耗特性,为微纳卫星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于晓洲提到,过去因缺乏适用于微纳卫星的国产操作系统,制约了我国卫星技术的进步。然而,通过与多家航天单位的合作,基于OpenHarmony的高性能微纳卫星单机成功开发,大连1号连理卫星便是这一合作的结晶。搭载的国产操作系统不仅提高了卫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更为关键的是,它打破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展现了自主研发的实力。

这次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胜利,更是对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的启示。大连理工大学以此为契机,探索了教育与科研结合的新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航空航天人才。未来,于晓洲计划继续深化卫星技术的研发,一方面聚焦高端科研卫星的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卫星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和动手能力。

大连1号连理卫星的成功,不仅仅是对大连理工大学乃至辽宁省的荣誉,更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它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持续进步,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智慧与勇气,同时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事业中。正如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发射,开启了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无尽探索,大连1号连理卫星同样在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艾提传播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连理升空OpenHarmony星辰卫星开启大海国产系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