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第四届科技周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创发展大会盛大启幕,携手产学研用各界合作伙伴,以“澎湃创新力 战新共未来”为主题,汇聚了院士学者、行业领袖与专家,共同聚焦于云与算力网络、人工智能、6G、大数据、能力中台与安全等前沿领域,探讨协同创新新模式,擘画战新产业发展新图景。
作为会议亮点之一,库瀚科技参与协办了以“多样性算力”为主题的分论坛,这一论坛旨在深入探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与实践。库瀚科技与各合作伙伴一同分享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实践经验,共同推动技术生态的繁荣,助力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
随着2025年全球数据量预计将达175ZB,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48.6ZB),存储与计算的平衡日益凸显。面对存储与计算需求的双重增长,传统基础设施市场正迈向万亿规模。然而,当前市场主导的通用计算生态受限于X86 CPU核心技术的境外垄断,成本高昂且不符合国内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创)趋势。随着摩尔定律在服务器芯片领域的放缓,以及存储、网络设备的持续快速进化,X86 CPU在处理复杂数据流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数据中心存算一体架构面临两大主要挑战: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如ChatGPT、自动驾驶等,对算力的需求激增。面对这一趋势,业界开始探索新型存算分离架构,即Diskless架构,以重新定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该架构通过引入IPU对接共享的闪存盘框,实现了存储与计算的高效解耦,有望引领数据中心进入存储3.0时代。
为应对上述挑战,库瀚科技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包括:
库瀚打造了一套全技术栈打通的存储架构,基于全RISC-V架构的主控平台,实现了软硬融合设计的全闪存存储平台。其两颗RISC-V芯片——Aurora SSD主控与eSPU,分别针对应用与存储流程,支持实现无x86架构的存储服务器与智能网卡形态的数据服务基础设施。库瀚StorEngine软件平台则作为高性能分布式存储软件基础,兼容不同介质存储设备,提供卓越性能与全局存储资源管理。
库瀚与中国移动在存储系统项目上展开了深入合作与探索。通过库瀚StorEngine RPC组件KRPC的应用,中移动ESSD(高性能全闪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性能显著提升,单卷客户端所需的CPU核心数量从21个降至5个,单路IO延迟从600us降至270us,整体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有效改善了存储系统的长尾延迟问题。
此次科技周不仅展示了中国移动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前瞻布局,也彰显了库瀚科技在多样性算力与存储技术革新方面的深厚实力。通过跨界合作与技术创新,共同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无限可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战新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