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灾害应对】
在一次模拟的危化品事故中,某化工装置因生产波动超压,导致甲醇气相管线出现多点泄漏并引发“爆炸”与“火情”。紧急响应队伍迅速集结,无人机、侦测机器人以及62米大跨度高喷消防车等先进救援设备投入现场,全力对抗火势。
于9月8日至11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竞赛,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拉开帷幕。这一赛事的化学装置及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演练中,各参赛队伍通过激烈的比拼与训练,显著提升了我国危化品应急救援团队的技术战术水平与应急处理能力。
演练现场,无人机与侦测机器人的应用凸显了现代科技在救援中的关键作用。无人机执行全面侦测任务,收集事故区域的气体浓度、气象数据及影响范围,并实时传输至指挥部,为决策提供依据。侦测机器人则能在危险环境中替代救援人员,采集关键数据,确保救援人员安全,同时提供即时现场状况。
在与火魔的对决中,灭火机器人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它们在事故现场执行冷却抑爆任务,具备强大的动力、通过能力、防护能力和广泛的作业范围,适用于大型储罐、大空间建筑等复杂环境下的火灾扑救,显著提升了救援效率。
62米大跨度高喷消防车在模拟的甲醇储罐灭火中吸引了广泛关注。其独特的折叠式臂架设计,使得操作更加灵活高效,能够跨越障碍进行定点灭火,特别适用于大型储罐与大空间建筑的火灾处置,极大地增强了灭火救援的能力。
参赛队伍表示,尽管这是首次参加此类全国性竞赛,但已提前数月开始了紧张的“白加黑”模式训练。通过参与比赛,他们不仅检验了日常训练成果,还与全国其他救援队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旨在通过实战减少伤亡,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此次竞赛引入虚拟现实(VR)与三维仿真推演技术,构建了逼真的事故场景,以检验指挥官的决策能力。针对液化烃、大型储罐及生产装置等复杂事故的特点,增加了稳定供水、供电、供气等评判要素,旨在增强竞赛的实战性,推动日常训练向实战化转变。
例如,在原油储罐火灾综合处置项目中,参赛队伍需合理配置现有救援资源,针对5000平方米全液面火灾,实施全面的火情侦查、力量部署与灭火行动,直至完全扑灭火灾。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科技装备的应用至关重要,如重型泡沫消防车,集水、泡沫灭火剂于一体,具有高载水量、远射程和快速出水速度,能有效喷射高浓度泡沫覆盖大面积火源,降低火灾现场温度与热辐射,阻止火势蔓延。
通过科技创新与实战训练的结合,此次竞赛不仅展示了危化品应急救援的最新成果,也为提高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效能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