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福田区梅丽小学的教室里,一场“AI与真人教师‘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热烈关注。一位外形圆润、粉色耳朵、呆萌可爱的AI全科教师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圈粉无数”。通过灵活的动作和俏皮的语言,AI教师不仅成功点燃了课堂氛围,还能够实时反馈学生的随堂练习难点和要点,甚至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引导式讲解。学生们对此赞不绝口,表示AI教师的互动性很强,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且易于理解。
梅丽小学校长黄广旭指出,教育应勇敢拥抱最新的信息技术,AI赋能教育是大势所趋。未来教育将通过人机互动显著提升课堂质量与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AI技术的发展,如AI教师、虚拟教师等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伙伴,旨在与传统课堂融合,共同推动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作为科技赋能教育的一大创新,通过互联网连接了全国乃至全球的教育资源。在这里,师生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访问海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特级教师的课程,无需额外花费。这一平台的上线不仅让“在家就能听名师授课”成为可能,也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带来了新动力。
数据显示,该平台自运营以来,累计服务了全国近53万所学校、逾1844万名教师和约2.91亿名学生,以及众多国际访客。平台汇集了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包括4.4万条中小学教学资源、1295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2.7万门高等教育优质慕课,同时提供了26项政务服务。平台的高访问量(超过11亿次)和广泛的用户覆盖(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彰显了其在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大数据技术在提升教学效率与精准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应用大数据精准教学平台,学校能够实现网络阅卷,并基于系统生成的分析报告进行教学反馈。这些报告不仅揭示了学生共性的知识误区,还能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解答和指导。以合肥七中数学教师王世鹏为例,他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报告,聚焦高频错误点和得分率低的题目进行课堂集中讲解,鼓励学生自我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课间给予个别学生一对一的辅导。这种基于数据的精准化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2022)》报告指出,中国教育数字化进程取得了显著进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预计未来,科技将继续深度融入教育领域,通过构建数字化教育环境、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进一步推动教育变革,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