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生,这些城市给中国海换上了新装!
作者头像
  • 湖水是你的眼神
  • 2023-09-21 00:00:00 3025

中国海洋装备的崛起与繁荣

中国沿岸,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是现代经济与科技创新的舞台。在这条“弓背”上,一座座面向大海的城市,凭借海洋资源与技术革新,塑造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北到南,我们探索中国海洋装备产业的“大武库”,见证其如何守护和开拓这片“中国蓝”。

大连:海洋装备的摇篮与先驱

自1898年起,大连作为中国北方的造船基地,已逾120年的发展历程。这座东北第一大港口城市,开创了中国海洋装备工业的诸多第一,包括首艘万吨级远洋货船的建设、打破日韩垄断的VLCC订单等。大连不仅孕育了中国海军的舰艇,还是船舶制造的重要力量。

葫芦岛:深海装备的守护者

葫芦岛,这座辽宁的年轻城市,虽年轻却在海洋装备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渤海造船厂,作为中国唯一的核潜艇装配厂,彰显了其在深海装备方面的实力。同时,葫芦岛还是全球泳装的重要产地,体现了其在时尚产业的独特地位。

天津:海洋油气与高技术船舶的领航者

天津,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擅长深海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海油工程公司设计的“深海一号”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不仅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还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昊野科技助力的双潜水器“奋斗者号”与“沧海号”,共同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烟台:海洋牧场与深海科技的探索者

烟台,八仙过海的传说之地,正以创新思维推动“航空、航天、航海”的发展。中集来福士集团打造的“经海001-008号”深海智能网箱平台,成为亚洲最大的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同时,企业研发的“蓝鲸1号”与“蓝鲸2号”,在可燃冰试采中扮演关键角色,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威海:海洋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

威海,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不仅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还是机器人产业的活跃区域。1500米深海铺缆机器人的成功测试,标志着国产化设备的全面突破;同时,威海在鱿鱼加工、钓具制造等领域实现了全流程的机械化与自动化。

青岛:海洋科研与装备制造的交汇点

青岛,海洋科研与教育的中心,汇聚了全国30%的海洋科研机构。西海岸新区海西湾作为国家三大造船基地之一,集聚了众多船舶海工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北海造船在超大型矿砂船领域全球领先,其2022年接单量排名世界第六。

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现代转型

南通,从近代史的发源地,到现代海洋装备产业的前沿阵地。全球首制深海动力定位原油转驳船、浮式天然气液化和存储驳船设施等重大装备在此诞生,展现了南通在海洋装备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突破。

靖江:民营造船的崛起与合作

靖江,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产业带,其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与新增订单量均占全球、全国与江苏的显著比例。扬子江船业与新时代造船的亮眼表现,彰显了民营企业在海洋装备领域的强劲实力与协作精神。

扬州:千年古都的现代转型

扬州,作为长江、淮河、大运河交汇的黄金水道城市,不仅商贸繁盛,造船业亦历史悠久。2022年,扬州地区的造船完工量超过770万载重吨,成为海洋装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全球海洋装备的盛会

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由中国船舶集团主办,旨在打造世界级的海洋装备展示平台,促进专业技术和产业融合,搭建交流合作桥梁。博览会将于10月12日至15日在福州举行,汇集了中国海洋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和主要供应商,展示行业最新成果与发展方向。预计将吸引超过5万名专业客商参与,共同见证海洋装备“国之重器”的风采。现场还将举办多场干货论坛、趣味科普活动,让观众近距离接触海洋科技的魅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湖水是你的眼神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向海中国海新装换上这些城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