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句古谚语“晴天修屋顶,雨天洗窗台”,它寓意着预先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这一智慧同样适用于当前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与产能扩充,中国光伏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超过250GW,约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一成就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光伏产业链企业的持续创新。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成为关键路径。TCL中环作为行业领军者,正积极履行“修屋顶”的职责,助力能源转型与跨越发展。
9月2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举行了“TCL光伏低碳校园”揭牌仪式。这一项目由TCL公益基金会与TCL中环合作,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前,项目已向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的19所乡村学校捐赠了光伏屋顶发电系统,为学校带来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据透露,截至当前,19个“TCL光伏低碳校园”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035千瓦,累计发电3302万度,为学校带来了约1230万元的收入,减少了2.8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了160万棵树。
TCL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在600所学校开展光伏低碳校园建设,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是首个实施的城市校园2.0版本。在该学校,3栋建筑的屋顶已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并建设了光伏科普走廊,展示了光伏产品,开展了科普课堂和实践课程。
TCL光伏低碳校园项目不仅在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价值,还提升了公益事业的整体影响力。通过讲解、宣传活动及游学等方式,项目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低碳环保意识,促进光伏教育与自然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步发展。
教育部发布的《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理念将在大中小学普及,绿色低碳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到2030年,将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达峰碳中和学科专业体系,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显著提升。
学校通过TCL的光伏项目,让学生和教师深入了解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激发了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影响。教师们鼓励学生设计学校的光伏项目,无论是光伏幕墙还是屋顶光伏板,旨在通过学生的创意打造一个独特的绿色光伏学校。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此类项目,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经验,同时提供了专业知识与就业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TCL希望在学生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激发他们对光伏产品开发和新应用场景的思考。通过教育,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学生投身于绿色低碳领域,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