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见证了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汇,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的展区成为了展会的焦点。此次博览会集中展示了代表智能制造的先进机器人技术,吸引了全球目光。
在机器人展区,协作机器人成为了展商们探索的新领域。得益于融合了视觉识别、运动控制与双臂协同等先进技术,这些机器人能够在多种场景下展现出色性能。例如,在新能源车充电站,它们能够精准识别车辆停靠位置,自动执行充电操作,甚至有望在未来扩展至自动洗车服务。这一创新应用展现了协作机器人在提升效率与便利性方面的潜力。
本届博览会上,国产机器人的比例显著增加,特别是在自动化领域,如点焊技术的应用中,国产设备正在逐步替代进口产品。以生产镀锌板燃油车为例,车身焊点数量高达2000多个,焊接机器人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过去,这类核心零配件主要依赖进口,但如今,国产化率不断提升,部分参展商已将国产化率提升至95%以上,并计划在年底前推出全国产化的控制系统。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去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稳居世界第一。面对全球竞争与市场变化,更多企业正加速推进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以期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突破。
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不仅展示了当前智能制造的最新成果,也预示了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从协作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到国产化技术的崛起,再到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地位,中国正在以创新为核心,推动制造业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