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然灾害与安全事故频发,社会对安全应急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呼唤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与战略规划。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及应急管理部等五部门携手,共同制定了《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通过政策驱动,推动安全应急装备领域的创新发展。
《计划》设定的远期目标是,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领域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聚焦地震与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等关键场景,计划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广具有显著应用效果的安全应急装备,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以及一批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上表现突出的重点企业,构建起涵盖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矩阵,同时,推动建立50个左右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实现上述目标,《计划》提出三大行动方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繁荣生态。具体措施包括: - 研发攻关:针对关键装备技术,国家与省级相关部门将发布技术装备揭榜攻关指南与重点专项指南,鼓励产学研用单位参与,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 平台搭建与应用推广:通过发布技术装备推广目录与家庭应急产品规范,引导企业创新与市场应用,同时,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加强宣传推广,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 - 产业链优化与企业培育:支持建设研发创新平台与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围绕关键装备绘制产业链图谱,助力企业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的整体提升。
针对不同灾害类型,如地震地质灾害、矿山安全事故等,《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应用实例,包括: - 地震地质灾害:研发空天地一体化灾情监测系统与多网融合通信设备,构建地震预警联动处置机制,提升灾害响应速度与效率。 - 矿山(隧道)安全事故:发展适用于复杂空间的雷达探测装备、机器人及隧道救援设备,增强地下空间探测能力与风险感知,提高救援效率与安全性。
《计划》明确指出,国家将大力支持产学研用单位围绕急需技术装备打造研发创新平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同时,通过联合需求部门,支持开展先进适用装备的实战测试与演练,进一步验证技术成熟度与实用性。
在复杂多变的灾害风险面前,国家层面的政策引领与行动计划对于推动安全应急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至关重要。通过整合资源、聚焦关键领域、强化政策支持,我们有望在未来的三年内,见证安全应急装备领域的显著进步,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