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科研成果征集活动,截止日期为12月28日。作为由大北农集团出资设立、科技部批准的农业科技奖项,本届科技奖在奖金规模、申报领域及科研参与度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本届大北农科技奖投入资金总额达到3000万元,创下自该奖项创立24年来的新高,奖励数量与奖金总额均刷新历史记录。奖项设置包括杨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青年科技创新奖六个级别,总计60个奖项。其中,杨胜奖2个,奖金各300万元;特等奖6个,奖金各100万元;一等奖12个,奖金各50万元;二等奖20个,奖金各30万元;三等奖30个,奖金各10万元;青年科技创新奖30个,奖金各1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北农科技奖首次在食品与生物医药领域增设奖项,覆盖了农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关乎国计民生与人类健康的重点学科及新兴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食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科技奖首次设立了针对食品、功能性食品、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的专项奖项。同时,生物反应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中药、疫苗及诊断试剂等前沿技术成果也纳入了评奖范畴。
为扶持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本届大北农科技奖特别设立了青年科技创新奖,专门针对3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旨在激发他们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成为科研舞台上的主力军。这一举措体现了大北农科技奖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作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奖项,大北农科技奖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累计接收申报项目3147项,表彰了474项优秀成果,共计3000余位科学家获奖,总奖金高达5039万元。超过60项获奖成果在获得大北农科技奖后,又成功摘得国家级奖项。
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的三项重大升级共同作用下,无疑将为中国大农业食品科技领域的创新注入强劲动力。这一奖项不仅对个人与团队的卓越贡献给予认可,更是动员全社会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中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