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透露,行业巨头宁德时代正在对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的凝聚态电池进行优化,旨在使其适应汽车级别的应用需求。预计在年内,这一凝聚态电池的车规级版本将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
所谓的“航空电池”,在工业界有着明确的界定。依据由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及民航局联合制定的“航空电池新国标”,只有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级别的航空锂电池产品方能实现量产,而500Wh/kg级别的产品则能够进行小规模验证,此验证过程实质上是飞行验证,即在无乘客状态下连续飞行30小时,真正意义上的“上天”。
宁德时代于四月份发布凝聚态电池时,便宣称其“满足了航空级的安全与质量标准”。这一说法如今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至名归,尤其符合“航空电池”最高标准的要求。坊间流传的宁德时代“即将上天”的说法,似乎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展望未来,出行选择可能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地面交通工具。搭载凝聚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或许将成为我们通勤的新选择。据媒体报道,对于一款原本续航里程为700公里的电动车而言,仅需保持其原有的重量不变,通过装配凝聚态电池,其续航能力即可飞跃至1500公里以上。据此推测,凝聚态电池在实现车规级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重量控制和性能优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