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数实相融推动新型工业化“加速跑”
作者头像
  • 智能飞机
  • 2023-10-29 00:25:51 3034

数据驱动的创新,引领产业革新。贵阳贵安作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强省会”战略,将新型工业化作为核心任务,不断推动工业强市进程。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贵阳贵安紧握机遇,以数字化转型为战略导向,通过项目化推动,积极探索并实践新型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再次强调了工业经济的重要性,特别聚焦于工业产业、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的发展,贵阳贵安正扬起新一轮发展航帆。在这一背景下,筑央企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旨在打造推动“强省会”的强大动力引擎。

数字化生产乘“云”而上,贵阳贵安企业如贵州安吉华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中谷实业有限公司合作,自主研发高导叶片电火花微孔加工智能生产线,成为国内最早掌握该技术的企业。这条生产线采用工业自动化、工业数字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显著提高了零件微孔、簸箕孔的加工效率与质量。

安吉华元公司开发的智能试验设备,为航空产品提供了高效准确的生产和测试系统,使其成为贵州省航空非标试验设备领域的佼佼者。贵阳市以“万企融合”和“千企改造”为驱动,依托华为云等优质服务商,通过“贵商易”助企券的扶持,分行业、分规模、分阶段地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与改造,已成功助力102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并为其提供明确的数字化改造方向,有效促进了企业的成本控制、品质提升和效率增长。

贵阳贵安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乘数效应”,全面推动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技术、产品、业务和产业的全方位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贵阳贵安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2家,众多工业企业实现了生产管理与智能制造的显著提升。

贵阳贵安的产业园区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阵地,通过优化和延伸产业链,形成了包括元器件生产、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装配加工、测试和质量控制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例如,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在贵安新区的落地,以及围绕智能制造的南明区产业集群,都展示了贵阳贵安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的决心和成果。

贵阳市聚焦产业链思维,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配套,持续推进重点产业的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集中力量做大“1+7”产业,形成了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贵阳市新能源汽车、磷化工、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19.6%。

瓮福、开磷两大磷化工企业整合为贵州磷化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工业产值和利润的历史新高。贵州磷化集团在5G+智能制造应用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拓展了生产应用场景,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力。贵阳贵安积极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

贵阳贵安的数据驱动型发展不仅体现在工业领域,还体现在其对“两化融合”水平的持续提升。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方面,贵阳市的“两化融合”水平已达到62.5,处于西部领先地位。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均位居全省首位。

面对数字时代的新挑战,贵阳贵安正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强省会”为主抓手,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点,以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为双路径,推动“数实相融”,发挥大数据先发优势,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智能飞机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贵阳工业化加速推动新型安: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