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系统安全“堡垒” OpenHarmony技术大会OS安全分论坛意义深远
作者头像
  • 朱洁
  • 2023-11-06 00:00:00 3079

数据安全时代的智联未来:OpenHarmony技术大会聚焦系统安全与前沿技术

开启万物智联时代

随着工业4.0的深入发展,数据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资源。面对海量数据的激增,确保系统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成为全球用户的首要关切。在2023年11月4日举办的第二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技术大会OS安全分论坛上,多位顶级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系统安全、数据安全、AI安全以及软件安全分析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顶尖学者共话安全前沿

论坛汇集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为、清华大学等机构的十位技术权威,包括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的李凤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的夏虞斌教授、华为的付天福副首席科学家等,共同探讨OpenHarmony安全的未来趋势和技术创新。

李凤华:数据流通的安全挑战

李凤华研究员在《数据要素流通的安全挑战与对策》中指出,万物智慧互联推动了数据的广泛流通,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然而,数据从传统共享模式转变为要素流通后,现有安全技术难以满足多轮交易的安全需求。她提出了隐私计算的整体解决方案,旨在解决数据泛在共享环境下的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华为安全战略

付天福副首席科学家强调,OpenHarmony系统原生提供了从数据创建到销毁的全方位安全机制,为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付天福还提到,在智能汽车时代,安全成为智能辅助驾驶的核心竞争力,OpenHarmony通过构建分级安全架构,为智能汽车提供了网络安全的领先解决方案。

夏虞斌:智能终端数据保护新思路

夏虞斌教授提出,智能终端作为个人数字世界的入口,应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密计算等技术,实现个人数据的高效存储、安全使用与隐私保护。他强调,通过提供端云一体化的机密计算能力,可以有效平衡AI时代对数据驱动的应用需求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强OpenHarmony在个人数据安全领域的领导地位。

谭寅:构筑系统安全底座

华为系统安全实验室主任谭寅分享了面向OpenHarmony的软硬协同系统安全底座构建方法,强调在软件功能复杂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安全防护机制的重要性。他提出,通过体系化构筑安全底座,突破关键安全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升OpenHarmony的安全架构。

张超(朱文宇代):闭源软件安全智能化分析

尽管张超教授因临时冲突未能亲自到场,但他的学生朱文宇博士分享了关于闭源软件安全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朱文宇指出,提取和恢复闭源程序的结构与语义信息对于分析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他展示了使用流行大语言模型在二进制程序分析中的创新应用,为闭源软件的安全智能化分析开辟了新路径。

翟世俊:OpenHarmony安全认证

OpenHarmony安委会产业安全使能与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翟世俊介绍了LightBeeOS通过CCRCEAL4+认证的情况,强调了操作系统安全对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性。这一认证证明了OpenHarmony及其发行版OS在安全层面的高标准要求,为构建安全的物联网生态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杨牧天:安全可靠的OpenHarmony生态软件仓库

北京中科微澜科技有限公司CEO杨牧天强调了构建安全可靠OpenHarmony生态软件仓库的必要性,介绍了OHPM在三方软件管理方面采取的安全运营机制,旨在防范开源三方库的风险,保障生态的安全性。

梁洪亮:软件缺陷漏洞分析

北京邮电大学的梁洪亮副教授分享了软件缺陷或漏洞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LeoFuzz方案,通过序列引导的多目标混合模糊测试,显著提高了软件缺陷的发现效率和准确率,为开源社区提供了高效的安全分析工具。

凌祥:API误用缺陷检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凌祥研究员介绍了APP-Miner方法,该方法通过自动挖掘API路径模式,有效检测API误用缺陷,为开源操作系统和大型软件系统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结与展望

面对万物智联时代的挑战,OpenHarmony正积极构建一个集数据安全、系统安全、AI安全、软件安全分析于一体的坚固“堡垒”。通过跨领域合作与技术创新,OpenHarmony致力于打造分布式全场景协同的开源操作系统底座与生态系统,确保万物智联产业的安全与繁荣发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朱洁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安全堡垒深远OpenHarmony构建意义大会系统技术论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