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与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最新数据,揭示了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现状。大型企业的PMI数值为50.7%,保持在扩张区间,展现出产需稳定态势;中型与小型企业PMI分别降至48.7%与47.9%,这反映市场复苏的基础仍需稳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室主任魏琪嘉指出,当前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持有积极预期,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四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度区域。
京东11.11购物节验证了上述趋势。作为年度企业采购的关键时刻,众多工业企业利用这一平台储备生产物资,全力冲刺年底业绩。尤其在老牌工业强省和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采购需求显著增长,参与京东11.11的品牌实现了销售额的显著提升。
京东工业携手博世、3M、霍尼韦尔、林德、施耐德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来自佛山、永康、临沂、烟台等地的顶级五金工具产业集群,提供超过400万种优质低价工业产品,涵盖包装材料、搬运设备、五金、电动工具等逾250个品类。
全国31个省市地区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广东、江苏、山东三省引领制造业发展,分别在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及工业战略新兴产业方面表现突出。广东省持续推动“制造业当家”战略,江苏省壮大先进制造业规模,山东省制造业增长7.5%,新兴产业增势良好,新动能转换持续深化。在这场京东11.11活动中,这些工业大省展现了强劲的采购势头,采购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2%、262%和33%。
从行业角度看,不同领域呈现出不同的景气度。魏琪嘉主任提到,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等转型升级行业的订单指数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京东11.11数据显示,机械制造、电网、汽车制造位列工业品采购额前三名,同比增长5.1倍、320%和32%。在具体品类上,机械制造业需求集中在金属加工、仪器仪表和流体管材,电网行业需求聚焦于照明设备、仪器仪表和安防用品,汽车制造业需求则指向个人防护、化学用品和标签包装。
工业企业选择京东工业,不仅是因为对其数字化采购模式的认可,也得益于京东11.11提供的实惠价格。京东工业通过供应链全链路的数字化优化,减少中间环节成本,为工业企业带来可持续的低价优势。参与活动的品牌销售额实现显著增长,如五金工具品牌东成成为销售冠军,搬运存储品牌诺力位居榜首,清洁用品品牌扬子迅速崛起。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京东的低价策略源自生产与流通效率的提升及成本节约,对于促进经济循环具有关键作用。它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生活需求,还形成了生产、消费、流通的良性循环,助力实体企业发展,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共赢格局的形成。
展望未来,京东工业将持续运用技术创新构建供应链数字化高速通道,向产业链各环节开放,实现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达成品牌商、服务商与企业客户多方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