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回暖的迹象愈发明显,美国领先的晶圆代工厂格芯(GlobalFoundries Inc.)也加入到了这一积极的信号行列。格芯在近期发布的季度报告中指出,全球芯片行业过剩状况正在缓和,预计其第四季度的利润将超越原先的预期值。
在美东时间周二,格芯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报告显示,尽管净收入较前一季度下滑了11%,达到18.5亿美元,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更为重要的是,调整后的每股收益达到了55美分,显著超过了预测的49美分。此外,格芯进一步预测,第四季度调整后的每股利润将在53美分至64美分之间,这一区间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52美分。
格芯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考尔菲尔德(Thomas Caulfield)在声明中强调,尽管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正与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库存优化策略,这一举措预计将有助于缓解整个行业的衰退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格芯特别指出,汽车、工业物联网、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芯片需求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坚定信心,格芯上月已从美国政府获得了350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佛蒙特州半导体制造工厂的建设,目标是大规模生产氮化镓芯片,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蜂窝通信、工业物联网及汽车等领域。
格芯的这份积极财报不仅推动了其股价在周二收盘时大涨超过5%,创下近九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且盘后股价继续上涨超过2.6%。同时,包括恩智浦半导体、AMD、博通和英特尔在内的其他半导体公司股价也受到鼓舞,出现同步上涨。
实际上,格芯的积极信号并非孤例。近期,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财报会议上均确认,其第三季度利润有所回暖。此外,英特尔和AMD亦表示个人电脑市场的复苏迹象,而个人电脑市场是半导体制造商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当前,全球芯片行业似乎正逐步走出低谷,显示出回暖的积极迹象。各主要厂商的业绩表现和对未来市场的乐观态度,共同构成了这一行业复苏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