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芯电子自主创新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助推激光雷达产业发展!
作者头像
  • 金正辉
  • 2023-11-10 00:00:00 3093

探索前沿科技,引领产业革新

当前,全球科技界正加速推进重大前沿与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如火如荼,创新领域、方式与范式发生深刻变化,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飞芯电子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攻克激光雷达关键技术,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此举不仅显著增强了飞芯电子的核心竞争力,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激光雷达前沿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自主研发与发明专利

近年来,激光技术、嵌入式技术与集成光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激光测距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低成本与小型化方向演进。激光测距雷达因其高精度、小型化与广范围测量特性,成为业界追捧的对象。

随着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激光雷达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据尚普咨询集团报告,预计至2026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7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55%。这得益于无人驾驶车队的扩大、高级辅助驾驶中激光雷达的应用普及,以及服务型机器人、智能交通建设等领域的需求激增。

传统挑战与创新突破

传统激光雷达探测器采用单点或多线扫描,需配备机械扫描装置,导致扫描速度慢、图像空间分辨率低,难以有效识别和区分小型物体。一般而言,此类设备采用TOF传感器,通过测量光束往返时间来计算目标距离。

然而,基于CMOS工艺的TOF传感器常将激光波长设于大气光谱能量较低的近红外波段,加之远程测距、低功耗激光测距与焦平面成像测距等限制,降低了激光回波能量的采集效率。虽然通过增大感光面积与延长积分时间能提升量子收集效率,但大尺寸光敏区域的寄生效应限制了带宽,而过长的积分周期则影响了TOF的测距精度与测量范围,使得设备难以在“高精度测距与远距离”与“长距离测距与误差控制”间取得平衡。

面对这一瓶颈,飞芯电子展开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激光雷达领域的科技研究与成果转化,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通过发明专利(CN 110389351 B),飞芯电子提供了创新的TOF距离传感器、传感阵列及基于TOF距离传感器的测距方法,通过缩短解调信号的积分时间,有效减少了噪声积分与背景光直流积分,显著提高了信噪比与探测距离。

技术优势与产业赋能

飞芯电子发明的TOF距离传感器及相关技术,集成了电子装置,用于产生调制信号与解调信号组,实现高效、精准的测距功能。该传感器包括辐射源、接收装置、判定修正装置、循环装置、相关装置与计算装置,通过一系列精密设计与优化,实现了从信号产生、接收、处理到距离计算的全流程自动化,确保了高精度与高效率。

此外,飞芯电子的TOF距离传感阵列采用M行×N列布局,实现了点对面的精确测距,大幅扩展了测距范围并生成了测距图像,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科技创新与市场竞争

作为专注于全固态激光雷达及其核心芯片研发设计的高科技企业,飞芯电子以自主研发为核心,构建了以测距技术为基础的产品线,涵盖汽车智能驾驶、消费电子、智慧工业与智能安防等多个领域。依托折叠积分与伪随机编码技术,飞芯电子打造了具有高度抗干扰能力的新型全固态激光雷达,满足了市场对高性能、低成本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

截至2022年底,飞芯电子已拥有310余项专利技术,展现了其在激光雷达领域深厚的专业积累与创新能力。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的加快,激光雷达作为高端汽车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飞芯电子的发明专利突破标志着中国在激光雷达前沿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不仅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还确立了竞争优势,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发展。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科技成果涌现,共同推动激光雷达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金正辉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雷达助推产业发展填补激光空白自主创新国内电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