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尾焰“拉面”太惊艳!摄影师揭秘→
作者头像
  • 程曼
  • 2023-11-21 22:47:46 3031

近期,一组描绘火箭发射瞬间的摄影作品在网络上广受关注。这些作品展示了火箭发射时发动机喷射出的火焰在摄影镜头下的独特形态,被航天爱好者昵称为“拉面”。

总台记者独家采访了“拉面”系列作品的拍摄者之一肖海林,深度揭秘了他的拍摄过程与背后故事。

肖海林,毕业于海南三亚航空旅游学院,自2011年起涉足摄影领域,专注于拍摄民航飞机和航展。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肖海林带着摄影设备亲临现场,记录下了这历史性一刻。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肖海林感慨万千,亲眼见证火箭腾空而起,现场观众挥舞国旗高唱《歌唱祖国》,那一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泪水不禁滑落。正是这次经历,激发了他日后专注于航天领域的摄影热情。

肖海林分享,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成功发射,这是他首次捕捉到“拉面”现象。所谓“拉面”,是指火箭发射时液氧煤油发动机尾部喷出的明亮耀眼、呈钻石型的激波火焰,其形态如同一缕缕面条,因此得名。拍摄“拉面”并非易事,肖海林通常会携带多套设备,提前数小时在距离发射点约四五百米处设置好摄影装置,细致调整各项参数,确保万无一失。之后,他会退至3公里外的安全区域等待发射。经过精心准备,肖海林第一次拍摄到“拉面”时激动不已,他自豪地表示,中国摄影师也能拍出世界级的震撼照片。

随着技术的积累和经验的丰富,肖海林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视角、新技巧,力求创新。他将海南的特色元素融入作品中,如椰树、海滩等,使得每一幅作品都独具魅力。此外,肖海林还曾多次前往甘肃酒泉,拍摄火箭发射的壮观景象,他认为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激发公众对航天的兴趣,还有助于科研人员从不同角度获取灵感,优化工作流程。

肖海林梦想着用镜头记录下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他坚信,这些震撼人心的瞬间能够激发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热情,甚至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选择。肖海林满怀期待地表示,未来将继续投身于航天摄影,见证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之旅。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程曼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拉面摄影师惊艳揭秘火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