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ASP模式很快被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所取代。SaaS将软件部署至云端,用户通过网络直接访问,无需本地安装和配置,其灵活性与效率如同甘霖滋养了干涸的土地。这一模式的革新,极大地简化了软件部署与运营的复杂性。
美国引领全球SaaS浪潮
早在九十年代末,美国便率先启动SaaS产业,NetSuite、Salesforce、Successfactor等公司在此时期崭露头角,主攻通用领域。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微软、IBM、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为SaaS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Salesforce逐步将底层架构迁移至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同期,SaaS公司开始向解决方案转型,通过PaaS平台吸引独立软件供应商(ISV),构建丰富多元的软件生态系统。
随着市场的成熟,美国SaaS产业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细分领域的SaaS公司不断涌现,满足个性化需求,深入企业管理流程,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上下游资源整合。传统软件厂商如Oracle、Adobe、SAP等也紧跟潮流,积极拥抱SaaS模式。
中国的SaaS产业起步虽与美国同步,但在早期因网络基础环境及技术接受度的限制,发展进程较为缓慢。直至2006年至2015年间,随着云计算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资本市场的推动,中国SaaS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涌现出大量独立SaaS厂商,互联网巨头亦加入竞争,提供高效、灵活且便捷的SaaS产品与服务,满足了中小微企业信息化需求。
传统管理软件公司如金蝶、用友等开始探索SaaS模式,而钉钉、企业微信、金山办公等新兴厂商则聚焦办公协同、CRM、HRM、商旅等领域,推动了快速迭代与创新,市场规模显著扩大。
然而,自2016年起,中国SaaS产业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发展进入低谷,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整体落后约5-10年。尽管发展时间较长,但市场需求尚未充分释放。云计算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传统企业与中小企业对SaaS服务的认知仍有限,接纳度不高,制约了SaaS服务的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近年来,中国SaaS产业逐渐进入平台化、全场景、生态化的全新发展阶段。以用友YonSuite为代表的领军企业,引领了中国SaaS产业的创新与变革,推动了产业进入平台化、全场景、生态化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厂商们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的企业级服务平台,提供全面的应用服务,并构建起产业生态圈。
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SaaS产业将持续创新与发展。平台化、全场景与生态化建设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促使厂商打造开放、灵活且易于使用的平台,提供全面、细致的应用服务,并构建完善的服务生态。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低代码开发平台、区块链等将融入SaaS应用,为产业带来更强大技术支撑与更高效的服务模式。用户体验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将是中国SaaS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SaaS产业的二十年发展历程见证了从ASP到SaaS的转型,反映了中国企业对新技术与新模式的不懈探索与追求。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SaaS产业将在创新与变革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