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加速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旨在打破中等技术壁垒,构建先进的制造能力,进而跃升至产业链的高端位置。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关乎产业的长远发展,更是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30日,TCL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东生以其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此次分享活动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长江大讲堂联合举办,汇聚了TCL的领军人物、《财经》杂志主编何刚及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荆兵,他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共同解析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挑战与关键因素,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自1981年创立以来,TCL从一家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起步,历经42年的不懈努力与变革,现已成长为涵盖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产业的全球智能科技产业集团。TCL的转型历程,尤其在2009年TCL华星的成立与2020年对天津中环的收购,标志着其从传统制造迈向科技制造的里程碑。
何刚指出,TCL的转型历程体现了中国企业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管理,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的攀升,以及从感性决策到理性分析的转变。TCL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商学院和商业管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素材,也为同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TCL的转型升级案例,不仅被多个商学院选作研究对象,还获得了2023年“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的全场大奖。这一荣誉背后,揭示了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需要具备的前瞻洞察力与企业家精神。面对全球合作的区域化、科技封锁等挑战,TCL的成功转型证明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路径。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以TCL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通过持续的创新与转型升级,不仅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也为推动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面对未来,中国制造业需坚守信念,勇于探索,以智慧引领产业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从TCL的成功实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制造业向“智”造转变的趋势,更深刻理解了转型升级之路的艰辛与价值所在。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正是这样的挑战,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潜能,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梦想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