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百年来以稳定发展著称,直至智能车辆(SDV)的兴起,这一稳定格局被打破。面对软件开发的挑战——如不断变化的电气与电子(E/E)架构、应用软件频繁变动的控制器、以及不一致的开发方法,东软睿驰提出了openVOC软硬件开放技术框架,旨在促进整个产业界对通讯架构、计算模型和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形成共识,以此推动生态合作进入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
随着AI领域的革新,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由ChatGPT引发的全球信息化革命。这股浪潮促使汽车产品向智能出行机器人形态进化,集出行、空间与大模型智能于一体,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然而,这一变革需要重新定义汽车产品的构成,特别是对智能部件的理解。
面对智能机器人的特征,东软睿驰引入FBB概念构型,定义了面向智能出行机器人的智能部件产品形态:
为了克服Brain软件开发的行业空白,东软睿驰的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应运而生,提供系统层、应用层和车云组件,以及有效的开发方法和工具,为整车核心智能部件的研发构建软硬件基础。
东软睿驰的NeuSAR 4.2软件开发平台,融合了安全性、可靠性和创新性,支持快速迭代、成本降低,同时通过AUTOSAR保证基础可靠性和方法学,通过中间件解决创新性问题。其升级的VMB消息总线和Python开发框架,增强了跨域开发的灵活性和效率。
智驾组件通过预置的NeuSAR模块,提供自定义应用功能架构、组件库和开发工具,以解决工程化挑战,助力车企快速实现80%以上的工程化任务。
车云组件提供NXMQ通信、数字镜像云和自动驾驶云工具,形成车云直接连接的组件设计,支持云服务、仿真环境和研发工具平台,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开发效率。
场景引擎组件整合数据、服务和AI,支持500+并发脚本,提供灰度发布和云服务管理功能,简化应用部署,缩短开发周期,提升用户体验。
X-Center 2.0作为Brain的具体实践,通过单一芯片实现多样化智能驾驶功能,提供丰富的座舱和智能驾驶功能,实现安全隔离和独立运行。
通过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东软睿驰构建了一个开放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开发者能够轻松组合应用模块,实现高效、灵活的模块化开发。同时,框架解决了从创新到量产的关键问题,加速了软件开发流程,实现了跨车型功能的快速迭代迁移,促进了软件资产的有效复用。
在开发者生态大会上,SGS为东软睿驰颁发了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ASIL-B产品认证证书,标志着基于AUTOSAR AP标准的NeuSAR aCore产品已达到ISO 26262的安全标准,成为全球领先的AUTOSAR AP标准产品认证之一。这一认证证明了东软睿驰在汽车功能安全方面的领先地位,为其持续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协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