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8+N”行业信创的蓬勃兴起,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从最初的单点尝试到如今的大规模实施阶段,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国产替代的需求正日益凸显。
在产业转型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驱动力,国产操作系统与基础软硬件厂商在教育等多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与教育部新课标指引下,中小学积极推行课程改革与信创信息科技教室建设。例如,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海淀实验等重点学校,国产CPU、操作系统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为教室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安全底座,保障稳定算力供应。
市场对国产基础软硬件的强烈需求通过装机量得以直观体现。截至2023年7月,麒麟软件累计中标近700万套麒麟操作系统;统信UOS的桌面版装机量也超过600万套。预计随着教育信创的深入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
尽管教育领域的国产化渗透率相对较低,但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施,教育信创的浪潮正在加速到来。数据显示,2023年高校信息化预算平均为700万元/校,“双一流”高校的校均预算更是高达1818.3万元/校,是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三倍。多数高校已明确表示有国产化需求。这表明未来几年将是教育系统软硬件产品,特别是国产操作系统、PC升级的关键时期。
教育信创的推进离不开国产操作系统的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国产操作系统在教育信创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为教育系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底座,促进了教学、科研、办公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
面对教育信创的挑战,如软硬件联通、多元场景支持及安全高效并重,国产操作系统通过与生态伙伴的紧密合作,构建了适应教育需求的生态体系。例如,多个国产操作系统(如银河麒麟、中科方德、欧拉鸿蒙等)在教育信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教育版)V10的推出,为教育场景提供了纯净、绿色的办公与教学环境,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已在多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国产操作系统通过生态建设战略,如麒麟软件的“一核两翼三行动”及统信的同心生态扶持计划,致力于提升应用生态质量。这些举措旨在解决操作系统适配版本过多的问题,推动软件生态的提质升级,以满足教育领域的多样化需求。此外,教育数字化运管监控生态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各方在推动国产化进程中形成了合力,共同打造了覆盖办公及教学场景的联合解决方案,促进了基础操作系统与国产应用的协同创新。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推动教育信创与国产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国产操作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不仅为教育领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支撑,还促进了教育系统的全面转型,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国产操作系统将继续深化与生态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信创行稳致远,助力国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