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相比前月下滑了0.4个百分点,显示出经济产出景气度的小幅波动。尽管如此,指数依然保持在扩张区间,连续三个月维持在49.0%左右,彰显了经济总体稳定的态势。
同期,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攀升至50.4%,较上月上涨0.2个百分点,预示着非制造业的扩张速度有所加快。特别是临近新年,食品、饮料、茶等消费品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达到高位,反映出消费者信心的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PMI指数的下滑主要受部分基础原材料行业进入淡季、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全球范围内,包括欧美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均出现持续收缩的现象,这给中国带来了额外的挑战。企业普遍面临海外订单减少与国内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维持在50.3%和50.2%,均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显示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与新动能的持续增长。这不仅推动了经济质量的有效提升,也反映了经济内生动力的积累。
展望2024年,专家预测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将逐步缓解,投资活动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动能将进一步释放。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策略下,经济有望继续回稳向上。特别是年底,投资需求与消费活动的加速释放,预示着非制造业市场供需的稳步恢复。
综上所述,2023年12月的中国经济数据反映了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的不同景气状态,以及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与机遇。通过精准的政策调控与市场预期管理,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未来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