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标和立规”治理不实信息,抖音年度剧情短片揭露“伪公益”
作者头像
  • 黄臣
  • 2024-01-10 00:00:00 3026

2023年网络信息治理:抖音的行动与成效

视频短片《别拍了!》:揭露网络假象

在2023年,抖音平台聚焦于治理一系列误导公众的不实信息,包括不当摆拍、伪公益活动及网络谣言等现象。1月9日,抖音推出了一部名为《别拍了!》的剧情短片,旨在以视频形式还原这些不实信息的典型场景,并展示平台对此类问题的态度和治理方法。该短片在发布数小时内便收获了超过1000万次观看。

假慈善与真实觉醒

故事围绕一位热衷于追求流量与经济利益的慈善博主展开。他策划了一场“直接进村送钱”的虚假慈善活动,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关注和资金。然而,这一计划被其父亲知晓,误以为儿子真的要实施捐赠,于是前去阻止。这一意外插曲不仅被拍摄下来,还让博主以“真正慈善家”的形象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当博主开始尝试利用直播带货来获取收益时,抖音出台了一系列新规,禁止慈善主播进行打赏和商品销售,同时其父亲也在网上揭露了儿子的不当行为。最终,这位博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伪公益的典型特征与后果

短片揭示了伪公益视频的常见手法,如针对弱势群体(如老人和儿童)进行情感渲染,以发钱的形式博取眼球,故意展示破败的居住环境,借以展现悲惨生活状况,让当事人背诵台词以增加真实性。在获取大量流量后,这类博主往往试图通过直播带货等手段谋利,将非本地产品包装成地方特色农产品,甚至通过注册多个账号进行流量引导和规避监管。然而,在抖音严格治理伪公益行为的新规下,这些行为并未得逞,最终导致博主账号被封禁。

平台治理与规范升级

去年,抖音加大了对不实信息的治理力度,不仅升级了内部产品功能,还相继推出了多项新规范,旨在从“打标”与“规范”两个层面着手,有效遏制不实信息的传播。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公益类账号进行资质认证、禁止公益账号进行直播打赏和商品销售等营利行为,以及严惩以公益名义进行的虚假宣传和诈骗行为。同时,抖音鼓励用户参与平台治理,通过引入“打标”功能,邀请创作者对剧情演绎、人工智能生成等内容进行标注,以避免内容被误解读。

社区共建与内容创新

抖音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内容发布,如短视频、动漫、漫画等,加强了平台治理的公众教育。其中包括首部反网络暴力公益短片《下一个某某》,以及一系列关于如何应对网络暴力的教育视频。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公众对网络行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为构建健康、积极的网络社区氛围做出了贡献。

结语

抖音作为国内领先的社交媒体平台,始终秉持着维护真实、纯净网络环境的责任。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治理手段和内容发布策略,不仅有效打击了不实信息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平台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未来,抖音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内容质量,保护用户权益,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积极的网络空间。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黄臣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打标揭露公益治理短片剧情年度信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