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航天商业蛋糕,就在引力一号的首飞里
作者头像
  • 南书院之花
  • 2024-01-25 00:00:00 3145

商业航天领域的新突破与资本认可:引力一号首飞与东方空间的6亿融资

近期,东方空间宣布完成近6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其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持续发展与市场认可。本轮融资由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博华资本管理)、申银万国投资、洪泰基金、新鼎资本等新机构领投,同时,老股东山行资本、民银国际、鼎和高达等也继续追加投资。泰合资本担任了此次融资的财务顾问。此轮融资背后,不仅是对东方空间技术创新与商业潜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在航天商业化领域持续贡献的强烈信心。

引力一号的首飞意义

在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打造包括商业航天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引力一号的首次成功发射,无疑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此次发射不仅实现了三颗“云遥一号”气象卫星与重达3吨的低成本货运飞船主体结构的首飞,更验证了中型运载火箭的海上机动发射与快速应急发射方案,为国内商业航天开辟了一条“规模化、便捷化、低成本”的新路径。

商业价值的体现

引力一号首飞所释放的商业价值在于,通过高效的研发与制造流程,结合便捷的发射布局和海上发射模式,将火箭从科研阶段的“试验品”转变为可规模化生产的“量产品”。这一转变不仅加速了航天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也显著提升了航天产业链的整体收益性。

商业航天的快速推进

随着商业卫星应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卫星互联网和遥感系列卫星的建设需求,商业航天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引力一号凭借其500公里SSO运载能力达到4.2吨的性能,实现了百公斤级卫星的“一箭多轨”发射,展现了其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的强大实力。采用海上发射模式,以及作为固体火箭的可提前存储、快速响应发射特性,使得引力一号具备了更高的发射频次潜力。

资金注入与未来规划

此次融资的6亿元将主要用于“原力-85”百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发与生产,以及“引力二号”中大型可回收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东方空间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主流市场,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大型运载能力的“引力”系列火箭。预计在未来2年内,东方空间将实现“引力二号”的首飞,这款火箭将以可回收、高性价比和高轨发射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将运载能力提升至15-20吨,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满足大型卫星互联网星座组网及中高轨发射需求。

构建全面的商业航天生态系统

东方空间正依托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基础,构建一套从“试验品”到“量产品”的完整供应链与生产链体系,旨在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通过在无锡市梁溪区设立航天动力总部,计划建成一个占地面积约121亩的园区,该园区将具备年产300台“原力-85”发动机的能力,支持年30枚“引力二号”火箭的发射任务。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航天发射服务的规模化、便捷化与低成本化,为实现可持续的航天商业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东方空间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上,更体现了其对未来商业航天发展的深远思考与战略布局。随着6亿融资的注入,东方空间正加速构建全面的商业航天生态系统,为实现规模化、便捷化与低成本的航天发射服务贡献力量,引领着中国乃至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南书院之花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引力航天蛋糕商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