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消费观察看“流动的年货”:广西、贵州、湖南等地“锅包肉”消费增超10倍
作者头像
  • 明康
  • 2024-02-01 00:00:00 3092

年货盛宴:南北交融,城乡互动

随着龙年春节的临近,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忙着筹备年货的热情日益高涨。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年货消费观察》报告揭示,今年年货消费呈现出显著的流动性增强特征——南北特色美食实现了跨区域融合,农产品直抵大都市餐桌,升级型商品纷纷涌入县域农村市场。

年夜饭的热度与变化

“年夜饭”作为春节重头戏,承载着家庭团圆的意义。今年,各地特色美食的跨地域流通,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京东数据显示,“年夜饭”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倍,川菜、粤菜位列榜首,东北菜、湘菜紧随其后。锅包肉、北京烤鸭、大盘鸡、臭鳜鱼、梅菜扣肉等成为销量攀升的明星菜品。

特色美食的地域融合

锅包肉、北京烤鸭、大盘鸡等传统佳肴,在南方省份如广西、湖南、贵州等地的销量激增,增幅超过10倍。而北京烤鸭在湖北、重庆、广东等地区同样大受欢迎,成交额同比增长4倍以上。臭鳜鱼从安徽出发,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走红,尤其受到新疆、宁夏、甘肃等西北省份消费者的青睐,销量增长8倍以上。大盘鸡则在广东、北京、四川等地备受欢迎,云南、黑龙江、四川等省份的销量增长均超过5倍。梅菜扣肉在吉林、陕西等省份的销量同样增长显著,增幅达到4倍以上。佛跳墙这一传统佳肴,也从闽粤地区走向了更多的省份,尤其是吉林、内蒙古、宁夏等地的销量增长超过2倍。

地方特产的全国流动

在地方特产的跨区域流动中,北京、广东、新疆等地区的特产销售占比最高。广西、甘肃等地的特产销售增速尤为显著,同比增长均超过200%。河南、天津、贵州、湖北、江苏、新疆、江西、福建、海南、青海等地的特产销售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增速均超过100%。

美食跨越地域界限

广西、福建的消费者不仅钟爱广式腊肠,山西消费者对广式香肠的购买量也显著增加,同比增长537%。哈尔滨红肠同样受到千里之外的重庆消费者的喜爱,销量同比增长321%。

南北美食的交换

南京盐水鸭与北京烤鸭的销量交换现象,反映了地方特产在南北之间的流动。湖南、湖北消费者购买北京烤鸭的销量同比增长4倍以上;内蒙古、宁夏消费者购买南京盐水鸭的销量也显著增加,同比增长4倍以上。

升级型产品下沉市场

随着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和产品丰富度的提升,更多地区的消费潜力被激发,尤其是县域农村市场展现出更高的消费活力。家用电器、汽车用品、健康产品和服务成为了销量增长的热点。榨油机、内衣/裤清洗机、嵌入式微蒸烤、洗烘套装等家电产品销量增长超过10倍;冰吧、壁挂洗衣机等产品销量增长8倍以上;擦地/擦窗机器人、炒菜机器人、洗碗机、三明治机、煮茶器、咖啡机、洗鞋机、衣物护理机等智能化产品销量增长2倍以上。

在健康领域,阿胶粉、鲜炖燕窝的销量增长均超过3倍,动态血糖仪、生发帽、运动蛋白粉、牛初乳等产品的销量增长超过150%。服务领域,家政保洁服务、装修设计服务的成交额增速超过6倍,春节期间自驾出行需求旺盛,汽车保障服务的销量同比增长10倍。

结语

尽管年货风味各异,但中国人对于团圆和喜庆的共同追求贯穿始终。地域年货的大规模流动,不仅展现了年货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更体现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包容性。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明康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京东消费观贵州广西湖南年货察看流动消费包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