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让养老变“享老”
作者头像
  • 极客飞机
  • 2024-02-03 14:41:49 3045

老龄化社会:从“老有所养”到“老有质养”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超过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4%。这一趋势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社会阶段——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然而,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面临着如何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挑战。

老年人生活的“适老化”改造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通过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民政部、财政部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这一举措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强调精神关怀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让生活更有温度与质感

  • 人性化关怀:适老化改造的核心在于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与设施,如在小区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为老年人创造安全便利的通行环境。
  • 个性化服务:卧室床边增设扶手与感应式夜灯,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提高居住舒适度。
  • 心理支持:适老化服务还包括提供心理健康关注,如心理咨询服务与心理健康活动,帮助老年人排解负面情绪,增强自信与幸福感。

消除“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红利

随着智能技术的普及,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对此,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智能设备的适老化改造:优化产品与应用,为老年人提供简单易用的智能工具,如设置大字体、语音搜索功能,提供医疗健康、紧急求助等智能装置。
  • 公共服务的适老化升级:确保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如保留线下办事渠道,推广“一证通行”等,减轻数字技术带来的障碍。

完善的社会关怀与支持体系

构建全面的社会支持体系,旨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

  • 资金与政策支持:政府通过资金投入、用地规划、设施改造等手段,为适老化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 志愿服务与社会参与:建立老年人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关爱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和决策过程,促进社会融合与包容。

结论

适老化改造不仅是对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前瞻布局。通过持续优化适老化设施和服务,不仅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包容性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组织与民众共同合作,推动适老化改造从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每一位步入老年阶段的个体提供更加温馨、便利、尊重的社会环境。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极客飞机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老化养老改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