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4日,从北京北站乘坐高铁穿越崇山峻岭,一小时内抵达河北张家口市,这座城市的律动与生机在雪落群山之际显得尤为鲜明。两年前,北京冬奥会在此盛大开幕,留下了丰富的冬奥遗产。如今,这里不仅迎来春的气息,还见证了冰雪赛事的连续举办、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冰雪装备产业的持续壮大以及体育文化旅游的多元融合,这一切构成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新机遇。
2月5日清晨,张家口市崇礼区被一夜的雪花装扮得格外静谧。位于此地的冬奥村虽寒意袭人,但接待中心食堂内却暖意融融,前来用餐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大多身着雪服、背负雪具,准备在早餐后前往雪场畅享滑雪的乐趣。李芳洁一家六口便是其中一员,他们从北京乘坐高铁直达太子城站,随后步行至冬奥村。这里不仅交通便捷、环境优良,性价比高,还能让游客亲身体验浓厚的冬奥氛围。
冬奥村在建设之初就融入了中国北方院落的特色布局,将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巧妙融合。其现代仿木装饰与传统两坡屋顶的结合,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为冬季低温下的住宿提供了有效的保温解决方案。目前,冬奥村已完成全部房间的改造提升,构建了旅游业、商业、产业、学业的“四业联合”模式,形成了以旅居康养、研学营地、赛事保障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为了充分利用冬奥遗产,冬奥村推出了滑雪月卡、次卡及周边雪场住滑套餐等多样化产品,研发了康养旅居短租系列,建立了专职管家团队,全天候满足游客需求。
智能床成为了冬奥村的一大亮点,床上印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的床品,床铺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可自由调节高度,为不同使用场景提供支撑,减轻身体压力。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也让每位入住的游客都能体验到科技感满满的住宿体验。
张家口冬奥村不仅在住宿方面进行了升级,还积极利用冬奥场馆的遗产价值。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冬奥村推出了多种服务,包括滑雪月卡、次卡及周边雪场住滑套餐等,研发了康养旅居短租系列产品,并建立了专职管家团队,确保游客需求得到及时响应。此外,冬奥村还提供了便捷的周边雪场接驳服务,成为国家、省市运动员的赛训保障基地,全年共保障了40余支冬季、夏季赛训队伍的食宿需求。
2月5日,张家口冬奥村举办了“雪季乌托邦”迎新年系列活动。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游客们乘坐地轨缆车抵达顶峰俱乐部观景平台,俯瞰古杨树场馆群,远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体验了一场视觉与感官的双重盛宴。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以其独特的设计——主体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被誉为“雪如意”,这一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动感与文化元素,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
在张家口市万全区的冰雪产业园区,科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春节期间的冰雪装备销售策略。科万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专注于滑雪运动品牌,产品线覆盖了雪板、雪服、雪鞋、碳纤维头盔等滑雪装备及冬雪夏训产品。公司创始人王珏因个人对滑雪运动的热爱而投身于这个行业,凭借对市场的洞察和对产品的创新,公司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春节期间,崇礼区的多家雪场迎来八方游客,推出了一系列“冰雪+”产品,使得“来崇礼滑雪过大年”成为新风尚。富龙滑雪场等景区不仅在春节期间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如中国杂技团的演出、崇礼新春文艺展演等,还通过与北京演艺集团的合作,为游客带来了更为多元的文化体验。来自广东的游客欧乃迪表示,随着京张高铁的便利,崇礼的滑雪体验和配套服务都大大提升,人气旺盛。
张家口市抓住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机遇,通过整合冬奥场馆和冰雪资源,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产品,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构建完善的赛事体系、发展平台、合作协议和“一卡通滑”产品,张家口实现了从单一季节的旅游热点向四季旅游胜地的转变,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体验。
万全右卫城作为明代卫城的典范,如今在保护与开发项目的支持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依托丰富的文物文化遗存,这里构建了“长城文化+现代文化”、“历史古城+人文体验”和“文化艺术+旅游休闲”的文化产业体系,成为了游客探索长城文化、体验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窗口。
随着2023年的到来,张家口市将继续发挥冬奥遗产的影响力,推动体文旅多元融合,深化与北京及其他地区的合作,加强文化赋能,加速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项目,为后冬奥时代的发展绘出新的蓝图。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冬奥会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张家口正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