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终端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火绒安全发布了《2023年度终端安全洞察报告》,以直观的数据和清晰的图表,全面解析了全年终端攻击的安全态势,旨在提升用户的风险防范意识,提供有效的防御策略来应对潜在的终端安全威胁。
报告揭示,依据“火绒威胁情报系统”的监控数据,过去一年中,火绒安全产品成功拦截了总计37.35亿次终端攻击事件。在地域分布方面,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位列最容易遭受恶意攻击的区域,紧随其后的是浙江省、四川省、福建省、河南省、北京市和湖北省、湖南省。
在互联网广告领域,弹窗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针对性管理规定,如2022年9月实施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以及2023年5月出台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显著加强了对互联网弹窗的管控力度,并对违规行为施以更严厉的惩罚。据报告,2023年,火绒安全产品拦截了约11.15亿次弹窗广告,相较于前一年减少了近一半,且各月的拦截量趋于稳定,未在特定促销时段出现异常波动。
面对病毒威胁,报告指出,感染型病毒、木马病毒和蠕虫病毒分别占据了32%、22%和19%的比例,构成终端安全的主要威胁来源。感染型病毒已感染了数百万台终端设备。当用户发现诸如办公软件、浏览器、播放器等看似正常的文件存在病毒风险时,应提高警觉,因为这很可能是感染型病毒在作祟。
感染型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隐蔽性和潜伏性等特性,一旦清除某程序中的病毒,仍可能因其他残留病毒的感染而复现。因此,为了彻底清除病毒,建议进行全面的系统扫描。用户应定期使用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盘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勒索攻击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首要安全挑战,超过挖矿病毒,成为影响最大的威胁之一。报告数据显示,IT互联网、制造业和医疗保健行业是勒索攻击的主要目标,分别占比28%、25%和19%。这些行业的关键性决定了它们一旦遭受安全风险,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广泛的生产与生活。
勒索攻击作为一种成熟的攻击模式,依托于RaaS(勒索即服务)运营商提供的易于使用的工具和界面,涵盖了从暴力破解、端口扫描到漏洞扫描、文件加密、生成勒索信息及管理支付渠道等一系列功能,降低了攻击者的技术门槛。匿名的支付方式(通常使用加密货币进行赎金支付)进一步增强了勒索攻击的隐蔽性和成功率。
对于个人而言,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和数据是应对上述威胁的关键。对于终端安全企业,火绒安全致力于终端安全防护,通过持续监测网络威胁、分析情报信息、优化安全防御体系和技术,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通过这一系列的洞察与应对策略,我们共同构建起更加安全的数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