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艺人在直播间乘风破浪,抖音电商助非遗技艺绽放新光彩
作者头像
  • 冯培艺
  • 2024-03-08 00:00:00 3040

近期,两位工匠的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他们分别是来自景德镇的“瓷二代”胡文彬与潘齐顺。胡文彬,凭借其对冷门非遗技艺“扒花剔刻”的独到理解和创新,成功将其转化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产品;潘齐顺则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从一名普通的制茶匠晋升为全国优秀农民工、江西省劳动模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的作品通过直播与电商平台,跨越地域界限,走遍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胡文彬与潘齐顺的创业之路和触网经验,生动展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数字营销手段的深度融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探索出了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在抖音电商举办的“金产地·景德镇春茶开窑季”活动中,胡文彬与潘齐顺的产品得以展示,不仅在线上通过直播间与短视频传播,线下也深入景德镇陶瓷集市,借助手工艺达人的力量推广。这一系列活动使得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并欣赏到好茶与好瓷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城市名片与地方特色,其保护、传承与创新一直备受关注。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胡文彬与潘齐顺等人的创业历程,展示了传统手艺人坚守初心,利用新技术开辟发展新机遇,开启传承与保护新窗口的实践。这一过程也揭示了电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释放经济、文化与社会多维价值的重要性。

从经济角度看,电商平台为技艺传承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助力非遗产品开拓市场。在过去,受限于地域、交通、物流等因素,非遗产品与技艺传承人往往难以突破“小众”的局限。然而,电商平台凭借其资源优势,降低了非遗产品“出圈”的门槛,打破了时空壁垒。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非遗技艺与传统文化得以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了广泛传播与消费。

抖音全域兴趣电商通过构建全场景、全链条的购物生态,为非遗手艺人与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助力其被更多人“看见”。数据显示,2023年,平台上非遗传承人带货成交额同比增长194%,百万元以上成交额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增长57%,消费者数量增长62%,货架场景带动非遗产品成交额增长370%。这种显著增长,超越了传统商业模式下的预期,体现了电商平台在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比经济价值,抖音电商对非遗传承与传统文化保护的贡献在于不断积累的文化价值。每一项非遗技术背后,都蕴含着一代代人的坚守、精进与对传统文化的悉心呵护。胡文彬与潘齐顺等匠人在直播间分享技艺细节与制作过程,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根脉的认同与传承。在电商平台的助力下,“出圈”的不仅是产品与收入,更有对非遗技艺与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意识,这种无形的价值驱动了社会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广泛认知与支持。

非遗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宽,传承人与从业者的收入增加,为非遗技艺与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信心。这不仅体现了电商平台对社会价值的持续赋能,而且促进了非遗技艺与文化的深度传播。通过推出“看见手艺计划”等扶持措施,不仅惠及非遗传承人、商家与消费者,还加深了公众对非遗技艺与文化保护的意识,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文化保护工作。

抖音电商通过精准定位与深入扶持,为非遗产业带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自成立以来,平台持续推出专项扶持计划,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2023年,“焕新非遗”项目进一步升级扶持措施,深入非遗特色产业带,推动非遗产业创新发展。预计在未来一年内,将覆盖30个非遗产业带,带动非遗产品销量超过3000万件。这样的项目思路与扶持力度,为非遗技艺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非遗传承与传统文化保护的核心在于“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既要坚守传统,保持匠心,也要善用新技术、新思路与新手段。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助力,社会各界愈发重视非遗技艺、人才与产品的保护与发展,形成了共同推动非遗技艺与文化传承的共识。胡文彬、年轻消费者、商家群体与平台管理者共同努力,携手前行,正引领着非遗技艺与文化传承乘风破浪,不断绽放新的光彩。

此内容源自北京青年报报道。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冯培艺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电商手艺人光彩乘风破浪直播间技艺绽放传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