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工智能+”探索前列
作者头像
  • 韩景昱
  • 2024-03-16 14:48:38 3043

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新纪元

AI与实体产业的深度交融

今年两会期间,人工智能成为热议焦点,尤其“人工智能+”概念首度亮相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其在数字经济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地位。这一概念不仅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更是产业与消费市场升级的“催化剂”。如何在各产业中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激发创新活力,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以浙江绍兴卧龙控股集团为例,其车间内正上演一场由人工智能赋能的“工业革命”。通过引入一体化智慧仓储解决方案,特别是旷视科技提供的“黑灯工厂”方案,该工厂实现了无人操作状态下的高效运行。仓储、物流、运输等流程无需人工干预,依靠自主导航的智能设备协同作业及“旷视河图”系统的精准调度,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79%,运营成本降低了33.5%,能源利用率提高了16.7%。这一实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巨大潜力和效能。

大模型引领AI未来趋势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持续演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愈发聚焦于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旷视科技将研发重点转向大模型的垂直化应用,CEO印奇强调:“大模型的研发能力、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和对特定行业场景的理解,是推动AI技术落地的关键要素。预计AI大模型将在今年开启应用元年,全面融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培养AI时代创新人才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人才培养成为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2023人工智能人才洞察报告》揭示,人工智能行业的供需关系紧张,预计到2030年,中国对AI人才的需求将剧增,缺口达到400万之多。在这一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关键。

旷视科技通过构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吸引了众多顶尖华人AI青年科学家,形成了强大的中国AI科研团队。印奇指出,旷视在基础科研投入和人才培育上的持续努力,为其向大模型时代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促进AI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动产学研的紧密结合至关重要。例如,西安交通大学与旷视科技共建的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汇聚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学者,围绕空间视觉、高度自动驾驶等科技问题开展基础理论与技术研发,旨在建立国际领先的自主可控创新平台。

教育体系的重塑

面对AI时代的到来,教育体系也面临着重构。高等教育领域已启动一系列行动计划,包括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以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等。专家建议,重塑教育体系需从环境、资源、教师培训、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入手,构建适应AI时代的新型教学环境,实施数据驱动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跨界合作能力的学生。

通过上述措施,各行业正积极探索如何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同时也为未来培养出更多具备AI时代所需技能的创新人才。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韩景昱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人工智能前列探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