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成为车企逐鹿焦点,驱动控制为场景化加分
作者头像
  • 陈丽华
  • 2024-03-21 00:00:00 3133

洞察形势者智慧,掌握趋势者胜利。

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历经70年积淀,于2023年创下历史记录,产销量一举突破3000万辆,且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预计2024年,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持续攀升。

在汽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智能座舱的普及步伐日益加快,覆盖终端市场。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2023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前装市场的出货量约为2.1亿片,同比增长约7%,其中前装市场贡献了约1.9亿片,同比增长5%。

车载显示屏作为“人车交互”的关键节点,已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竞逐的焦点。据统计,2022年第四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车载显示面板占国内面板总需求的26%,且10英寸以上的搭载需求占比高达67.8%,推动整体市场尺寸显著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车载显示屏的尺寸趋向大型化,中控大屏的渗透率已达到90%,随着未来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屏幕尺寸的扩展和每辆车配备屏幕的数量增加,预计将促进单车屏幕价值量的进一步增长。据毕马威预测,中国中控大屏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4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渗透率将增至97%。

然而,车载显示大屏化的趋势引发了行业内的讨论。一方面,大屏化旨在丰富娱乐功能,为旅途中的司机和乘客提供即时娱乐,有利于自动驾驶功能的普及;另一方面,也有声音指出,过大的屏幕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影响行车安全。

为平衡娱乐性与安全性,车载显示屏的多样化驱动系统应运而生。例如,副驾驶遮阳翻转屏,不仅集成了遮阳和镜子功能,还融入了娱乐元素,用户可通过车机、语音或实体按键启动,语音唤醒后,屏幕和座椅自动调整至适合观看视频的角度,既舒适又安全。

此外,微型驱动系统在副驾驶遮阳翻转屏中扮演关键角色,其创新性地采用行星传动形式,将电机与转轴结合,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大减速比和扭矩输出,支持屏幕的灵活开合。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实用性,还能有效解决大屏幕带来的问题,例如在滑动式车载显示屏、中控屏、后排吸顶屏和后排扶手屏等多种应用中,都能见到车载显示屏执行器的身影。

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所言:“电动化阶段正快速推进,智能化进程即将提速,未来汽车将集成更多智能技术。”车载显示屏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陈丽华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加分逐鹿车载场景驱动成为控制焦点显示车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