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6日至29日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卫星通信技术作为一项创新领域,吸引了全球科技巨头和运营商的广泛关注。华为、小米、荣耀等知名品牌相继推出了具有“直连卫星”功能的智能手机,而T-Mobile则展示了其支持卫星通信的多频段便携式基站。此外,近地轨道部署的大量卫星基站,如星链(Starlink)等服务公司所实施的举措,为全球LTE手机用户带来了接入卫星互联网的可能性。这一系列发展预示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愿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发布的报告,自2014年以来,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从2460亿美元稳步增长至2819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预计于2025年达到446.92亿元,尽管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但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重要力量,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上述市场中,地面设施及终端设备占据了约40%的份额。国际通信组织3GPP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终端设备(NTN)应用制定了相应标准,指导下一代手机和卫星通信系统的开发,实现了手机端与卫星端的同步演进。这不仅推动了卫星通信技术的普及,也为全球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通信体验。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射频前端通信芯片市场迎来了新的增长点。一方面,终端对发射功率的需求增加,要求芯片支持高达30dBm乃至更高的传输级别;另一方面,终端接收卫星信号时面临信号衰减问题,促使接收端器件进行创新设计以提升系统的信噪比。同时,随着射频前端功能的增强,对芯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效率和空间利用率要求,推动了技术创新。
作为射频前端芯片整合制造服务提供商,三安集成凭借其全面自主的研发和制造能力,针对特定频段设计了适用于卫星通信应用的产品组,包括LAS1995A3K和RAS2185A3Q。这些产品以其极小的尺寸(1.1*0.9mm)、优化的群延时性能、出色的插损和抑制度,显著提升了系统的通信效率。通过在多个客户端的成功应用,该产品组已累计出货超过500,000套,展现了其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卓越性能。
卫星通信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除有线网络和无线蜂窝网络外的第三种互联网接入方式。随着卫星部署的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覆盖范围将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网络格局。面对这一前景,三安集成将持续探索滤波器芯片设计的前沿技术,提升芯片制造能力,助力客户在卫星通信的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
该图片展示了三安集成提供的卫星通信相关产品的特性,包括极佳的群延时性能、良好的插损性能以及出色的抑制效果,有助于提升卫星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