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国际交通博览会上,海信展示了其最新的智能交通创新成果。该产品旨在显著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及规模,实现道路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
海信网络科技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张四海强调,公司聚焦于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挖掘数据潜能,推动形成全面参与、全维度覆盖、全流程闭环的业务模式革新。这一创新举措旨在优化公安交通管理,将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从分散管理转向系统化防控。
韩锋,智慧交通事业部门的资深专家,主推了该产品的发布。针对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痛点——数据模糊、隐患识别不足、措施执行不力,海信整合全量数据,深入剖析安全隐患,构建闭环管理模式,统一指挥平台,打造出一套全新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此体系引领了交通安全风险控制从依赖经验向数据驱动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升级,从局部管理向整体协调转变,为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和推进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面对日益增长的车辆与驾驶员数量,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变得愈发重要。然而,当前管理面临数据不清、隐患不明、措施不全等挑战。其中,数据问题表现为事故信息质量低,具体表现为20%的地点描述不清,80%的坐标信息不准确,42%的人员类型登记有误,38%的教育程度记录错误,这影响了空间分析与人员画像的准确性。
在隐患识别方面,海信划分出“人、车、路、管理”四大类101个子类,尤其在人因隐患识别上,面临隐蔽性强、反侦查意识高等问题,以及对高风险人群识别不够精准,难以有效识别超员、疲劳驾驶、无证驾驶等23种人因隐患。
此外,措施执行不闭环的问题包括治理周期长、进度难控,依赖经验、效果难以保障,跨部门协作困难,隐患来源多样、处理结果不易追踪,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为解决上述问题,海信推出了一套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旨在增强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交通安全水平。该体系通过四大关键点,即数据驱动、事前预防、综合防控,构建了全新的管理体系。
韩锋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四个核心优势:
数据整合:海信整合了五大类33种数据,确保了安全数据的全面覆盖,为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通过自动提取关键信息,系统能提高事故数据的准确率至80%,大幅减少人工处理工作量。
隐患深度挖掘:海信已开发出40种隐患识别技术,能够精准定位65个小类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系统能够主动识别23种人因隐患和21种道路交通隐患,如黑班线车、货车转弯盲区等,显著提升了隐患识别的效率与准确性。
通过这一系列创新,海信正致力于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进入新时代,为构建更加安全、智能的交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