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说AI|大模型闭源VS开源 李彦宏向左 扎克伯格向右?
作者头像
  • 夏祥毅
  • 2024-04-23 00:00:00 3079

技术前沿:大模型开源与闭源的双轨探索

Llama 3:新星在天,开源与闭源的碰撞

在4月22日,Meta公司推出了其最新的大模型——Llama 3,此举动在科技圈引起了轩然大波,将“开源与闭源”这一话题推向了热议的风口浪尖。Llama 3作为Meta的巅峰之作,包括8B、70B和400B三个版本,展示了其在多语言推理任务和代码能力上的强大实力,与GPT-4和Claude 3相匹敌。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引发了大模型开源社区的热烈反响,也揭示了大模型领域内开源与闭源之争的深层次讨论。

开源与闭源的分歧与融合

自从闭源的GPT-4面世以来,大模型开源社区对于能与其相抗衡的大模型充满期待。而大模型技术自诞生以来,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便成为了业界焦点,不同观点和争论交织其中。在大洋彼岸的美国,Open AI在发布GPT-2后转向闭源,甚至遭遇了马斯克的法律挑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Meta成为了大模型开源阵营的领头羊。

扎克伯格的视角:开源的力量

在Llama 3发布的同时,Meta CEO 马克·扎克伯格与知名科技播客主持人Dwarkesh Patel的对话中,扎克伯格强调了开源作为一种新型、强大的构建大模型方式的重要性。他指出,Llama 3的成功证明了开源模型在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扎克伯格的这一观点,反映了Meta对开源技术的坚定信念,以及通过开放生态系统促进AI技术发展的决心。

中国视角:开源与闭源的辩证

在中国,关于大模型开源与闭源的讨论同样激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了观点,他认为在大模型场景下,开源的成本最高,且开源模型会逐渐落后。他举例称,通过特定方式优化的模型在性能和成本上均优于直接从开源获取的模型。李彦宏的观点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讨论。

周鸿祎的见解:开源与闭源的共生

360公司的周鸿祎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强调开源和闭源是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应该互相贬低。他认为,开源和闭源各有优势,许多公司采用结合两者的方法,如Android与iOS、Linux与Windows,都取得了成功。

结语:技术路径的多元探索

开源与闭源的选择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应用场景、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策略的考量。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这场开源与闭源的辩论将更加复杂多变,各家公司和研究机构将继续探索适合自身的技术路径,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夏祥毅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伯格大佬李彦扎克开源模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