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特斯拉近期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最新进展,这款机器人在分拣电池、行走以及执行工厂任务方面展现出卓越能力,工程师米兰·科瓦奇表示,特斯拉已成功训练并部署神经网络,使Optimus能够承担一系列有用的工作。
在此次展示中,Optimus通过其端到端神经网络在人形机器人的FSD计算机上运行,仅需利用2D摄像头、手部触觉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即可生成关节控制序列。该系统旨在随着训练过程的深入,增强Optimus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
Optimus在分拣电芯时展现出高度精准的动作,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并自动对准下一个空闲插槽。在遇到插槽未正确插入的情况时,Optimus具备自我纠正的能力。此外,在工厂环境中,Optimus与多名人类远程操作员协同工作,收集数据或执行任务。
目前,Optimus正在特斯拉自家工厂进行测试,人工干预的程度不断降低。其步速已提升至约0.6米/秒,相较于之前的测试,速度提高了30%。工程师团队通过优化前庭系统、脚部轨迹、地面接触逻辑、运动规划器以及减少机器人环路延迟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Optimus的性能。
未来计划包括进一步提高Optimus的步速,并使其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地形。特斯拉定期发布Optimus的最新进展视频,展示了其在步行速度、任务精确度以及学习新技能方面的进步。
在近期的特斯拉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Optimus将在工厂执行更多“有用的任务”。马斯克还提到,计划在2025年底之前对外销售Optimus,其售价预计将低于25,000美元或30,000美元,生产成本预计不到汽车的一半。
中航证券分析预测,随着特斯拉Optimus的落地,人形机器人产业可能在2025年迎来量产元年。商用场景预计会经历从特定领域的工厂应用开始,逐渐向制造业全面渗透,最终进入家庭的过程。据预计,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的累计需求有望达到约200万台,市场空间约为5700亿元。
以上信息综合自财联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