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转型新指引,合思联合财科院编制《电子凭证数智化无需报销》绿皮书
作者头像
  • 贾莲莲
  • 2024-05-06 00:00:00 3010

合思春季产品发布会概览

2024年春季,以“IT到AI替”为主题的产品发布会在广州盛大举行。活动现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位企业高层,包括CEO、CFO、CIO,以及主流媒体代表。广发银行作为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全程支持了此次盛会。

发布会上,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北大信研院财会智能化应用联合实验室、未来财务人研究院与合思共同编纂的《电子凭证数智化无需报销》绿皮书正式亮相。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所长周卫华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绿皮书的核心内容,揭示了电子凭证数智化报销的现状、解决方案及未来趋势。

周卫华强调,企业在财务数字化进程中应警惕三个误区:逆数字化——打印电子凭证为纸质文件入账;伪数字化——将电子凭证转换为图片文件入账;非数字化——手工验证电子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他指出,这些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凭证数字化改革未能及时跟上经济社会的数字化步伐。在数字中国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凭证的管理模式亟需变革,电子凭证的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企业报销流程,促使企业适应新的管理框架。

电子凭证数字化转型的三大误区

  • 逆数字化:企业将电子凭证打印成纸质文件入账,这一行为实际上违背了数字化的初衷,既不便于后续的电子化管理,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 伪数字化:将电子凭证转换为图片文件,虽然简化了流程,但原始凭证上的电子签名与防伪功能消失,数据安全性大打折扣。

  • 非数字化:依赖人工手动验证电子凭证的合法性与真实性,效率低下且容易产生人为错误,限制了数字化流程的全面性。

政策背景与实践进展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电子凭证的数字化变革已成为响应数字中国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自2021年起,电子发票试点在全国逐步展开,至2023年已全面覆盖全国范围。同期,财政部发布了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行版),旨在实现电子凭证从开具、接收、报销、入账到归档的全流程标准化处理,彻底打通电子凭证入账与归档的“最后一公里”。

调研洞察与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电子凭证数智化报销的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案,合思携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北大信研院财会智能化应用联合实验室、未来财务人研究院,发起了一场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在电子凭证数智化报销过程中面临多项挑战,包括政策认知不足、纸电混合时期的合规风险、以及缺少统一数字服务平台的问题。

  • 政策认知不足:部分企业尚未充分认识到电子凭证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合规风险:在纸质与电子凭证并存的环境下,合规性管理难度增加。

  • 数字服务平台:缺乏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来收集与分发电子凭证,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

未来趋势与展望

在数电票和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双轮驱动下,企业面临着全流程无纸化的趋势,发票的接收、报销、入账与归档均在不断革新。在纸电并存的当下,企业需警惕合规风险,同时利用数电票契机,推动业财数据的深度融合。企业应积极规划电子凭证的数字化转型,借助数电票与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加速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进程,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贾莲莲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智化绿皮书报销凭证转型指引编制无需财务联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