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还是“李鬼”?揭秘山寨 App 的诈骗套路
作者头像
  • 皇甫亮亮
  • 2024-05-10 00:00:00 3037

智能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团队近期关注到,一些犯罪分子正瞄准知名应用的品牌和数据价值,制造各种假冒应用。反诈工作团队的专家指出,仿冒应用欺诈用户的策略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追求高度逼真的模仿,通过使用与正版相同或极为相似的图标和名称来迷惑用户,如近期发现的一款电商仿冒应用,其页面与正版应用几乎一致。第二类则是虚构应用的国际版或特惠版,以此掩盖与正版应用的区别,降低用户的警觉性。

这类仿冒应用往往采用广泛推广策略提升安装率与留存率,并巧妙地规避监管。它们通常不会出现在正规应用商店,未经过安全合规审查,存在过度收集个人数据、违规获取手机权限等风险。

仿冒应用的欺诈手段多样,不仅侵犯个人信息,还诱使用户进行交易充值,骗取钱财。例如,一些仿冒电商平台诱导用户在其应用内购物或刷单,还有些假冒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博彩或色情应用,欺骗用户充值,如一款名为“腾讯彩票”的网络博彩诈骗应用,实际上与腾讯公司无关。

此类应用具有严重的诈骗和病毒传播风险,可能在后台窃取用户信息,偷用手机流量或盗打电话,甚至盗取动态验证码转移用户资金。此外,用户不应轻信点赞、挂机赚金币等软件,这些软件往往隐藏着高风险。

易受仿冒攻击的类别包括金融、电商平台、聊天工具和社交平台等。为防患于未然,用户应从官方渠道下载应用,并在使用过程中谨慎授权敏感数据,如位置、相册和通讯录等权限。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团队建议,未来将扩大App电子标识的应用范围,帮助用户识别真实应用,从而有效防范仿冒应用带来的威胁。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皇甫亮亮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李鬼李逵山寨套路诈骗揭秘还是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