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导游“上岗”圆明园,科技引领文旅新体验
作者头像
  • 刘海峰
  • 2024-05-18 00:00:00 3051

未来旅游新体验:虚拟导游引领智能探索

随着5月19日“中国旅游日”的临近,北京圆明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成员”——四位虚拟导游:晓依、小颜、马可和可爱的卡通形象。这四位导游以其飘逸古典、温柔亲和、专业帅气和萌趣十足的特点,迅速赢得了游客的喜爱。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其视为旅行中的“好伙伴”。四位虚拟导游凭借其精准的景区讲解、详尽的游玩路线指引和丰富周边信息查询功能,以及对历史故事和文化知识的精彩讲述,吸引了大量游客围观体验。

这些虚拟导游由讯飞星火大模型打造,融合了先进的多模态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虚拟人技术,具备出色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复杂问题解答能力。无论是在嘈杂的环境中还是面对复杂的问题,它们都能精准识别游客需求并给予详尽回答。虚拟导游的声音和动作逼真自然,仿佛拥有真实的情感和表现力,让游客在与它们的互动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智能服务体验。

强大的AI技术支持,重塑旅游体验

在旅游业持续繁荣的背景下,景区人流量激增,如何在高峰期提供高效、优质的游客服务成为一大挑战。借助讯飞星火大模型的虚拟导游技术,这一难题得以有效解决。虚拟导游可以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无需游客排队等候,只需通过专业的导览设备,即可轻松获取景点的详细信息和实时导览。其人性化的表达方式,使虚拟导游宛如一位亲切的“邻家朋友”,为游客带来更加温馨的服务体验。此外,虚拟导游不仅能显著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还通过丰富的互动体验,加深游客对遗址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强游览过程中的教育意义,助力文化传承。

多景区应用,智慧旅游典范

在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的趋势下,虚拟导游技术已在多地文旅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文旅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树立了典范。从安徽的明中都皇城遗址公园,到合肥的骆岗中央公园,再到江西龙虎山景区,虚拟导游的身影遍布各地,为游客提供详尽的历史、现状、文物和保护规划知识,成为景区的“智慧名片”。

AI与千行百业的融合

虚拟人的应用不仅限于文旅行业,它已深入到文博、教育、科普等领域,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介,提供互动讲解服务。在金融、政务、企业等各行各业,虚拟人也承担起业务办理和全天候接待的角色,为日常生活的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讯飞星火大模型技术的持续发展,AI正逐渐成为推动世界智慧化变革的重要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刘海峰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圆明园上岗引领导游虚拟体验科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