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建设者年度重要工作:实战演练与云原生安全
随着国际与国内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以及企业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实战演练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安全建设者们每年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参与单位范围不断扩展,企业业务单元更加丰富,对抗演练正变得更加“真实”,攻防过程从形式化的“完成任务”转变为检验业务安全与体系稳定的关键手段。
针对今年攻防演练的特殊变化,如时间延长与参与主体增多带来的挑战,安全建设者需要采取相应的能力升级策略。这不仅意味着原有安全防御策略可能失效,还可能导致更多攻击面的暴露,尤其是新加入演练的主体可能面临被攻破后难以恢复的风险。
云原生安全: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在企业数据与业务全面上云的趋势下,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实战攻防演练的场景下,云安全与传统安全的融合成为关键。以下是构建云安全体系的三个关键步骤:
安全产品与工具的现代化
- 传统安全产品的云化:主机安全、终端安全、威胁情报等高效安全产品在云环境中同样适用,为构建云安全基石提供支持。
- 云安全工具与资源池:快速提供风险评估、威胁检测与安全事件追溯等功能,有效提升防御效能与效率。
- 特定行业合规:通过选择云平台的安全资源,确保云端运行资产快速满足合规要求,以较低成本建立安全基线。
实战攻防演练的五大阶段:从信息收集到长期潜伏
实战攻防演练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分为信息收集、漏洞分析、渗透攻击、横向渗透与最终的痕迹清除五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策略与应对方法:
信息收集:掌握战场先机
- 从公开信息入手,利用各种工具搜集企业资产信息,包括域名、IP等,利用企业公开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 对目标资产进行深度分析,确定攻击路径,并利用社会工程学等手段获取关键信息,提升成功率。
漏洞分析:精准定位攻击点
- 根据前期收集的信息,利用漏洞扫描器、代码审计等手段发现潜在漏洞。
- 确认攻击突破口,验证攻击路径的有效性。
渗透攻击:深入核心领域
- 利用已知或挖掘的漏洞进行攻击,获取系统控制权。
- 扩大攻击范围,探索更多可能的渗透路径。
横向渗透:深化攻击影响
- 收集内网信息,规划横向渗透策略,搭建内网通道。
- 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持续渗透,确保攻击的持续性。
瞄准长期潜伏:保持控制与清理痕迹
- 获取高权限后,部署持久化手段,保持系统控制。
- 进行痕迹清理,避免被追踪。
高效安全防护体系:三道防线
为应对上述挑战,企业应构建高效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一站式重保解决方案”构筑三道坚实防线:
第一道防线:腾讯云防火墙
- 提供访问控制、入侵防御等能力,自动梳理云上资产,发现并收敛暴露面。
第二道防线:腾讯云Web应用防火墙
- 面向Web网站、APP和小程序提供多端一体化防护,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第三道防线:腾讯云主机/容器安全
- 实时监控内存马等新型威胁,自动化防御热点漏洞攻击。
AI赋能安全:未来趋势
引入AI大模型能力,不仅能够改善产品体验与自动化服务程度,还能优化响应时间与决策精度,提升云安全的智能化水平。在攻防演练场景中,AI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速、复杂问题简化,以及快速响应事件,最小化事件响应时间,实现快速处理。
通过上述策略与技术的整合,企业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环境中,有效应对挑战,保护关键资产与业务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