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制氢赛道,骥翀氢能致力于让全产业链“变绿”
作者头像
  • 乃佳萱
  • 2024-06-04 00:00:00 3129

探索绿氢产业新风口:骥翀氢能布局制氢赛道

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深化,绿氢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与制造企业——骥翀氢能,凭借对氢能产业趋势的精准洞察,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创立了大连氢翼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大连氢翼”),专注于质子交换膜(PEM)和碱性(ALK)电解水制氢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这一举措标志着骥翀氢能从下游应用领域向上游制氢环节的跨越,进一步巩固其在氢能产业的领先地位。

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

骥翀氢能是国内少有的具备金属双极板电堆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在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经历了市场起伏之后,公司聚焦于打造“高性价比”产品战略,成功跻身2023年中国金属板电堆出货量前五行列,确立了“氢应用”领域的竞争优势。随着绿氢“风口”的到来,骥翀氢能决定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制氢领域,这彰显了其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战略布局能力。

突破“瓶颈”,加速绿氢应用

骥翀氢能董事长付宇博士指出,尽管国内燃料电池行业在近3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但在商业应用与市场潜力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在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应用范围已从公交车、环卫车扩展至重卡、冷链物流车等,示范应用规模达到了百台以上。然而,目前大多数应用仍依赖于“灰氢”。若能解决“绿氢”供应的经济性和便捷性问题,燃料电池的市场潜力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布局电解水制氢,推动产业链协同

面对电解水制氢市场的快速发展,骥翀氢能选择在此领域进行深度布局,尤其是聚焦于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技术路线。这一选择背后,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与对未来市场潜力的充分预见。在当前阶段,电解水制氢成本控制成为了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而PEM电解槽因其高效、灵活的特点备受瞩目,但高昂的成本成为其推广的一大障碍。

“高性价比”路线的延续

凭借在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方面的深厚积累,骥翀氢能能够有效解决PEM电解槽成本高、寿命与可靠性有待提升的问题。通过采用自主开发的耐超高电位高导电涂层技术,公司大幅降低了双极板及金属扩散层的贵金属使用量,从而显著降低了成本。同时,骥翀氢能的自动化生产线与智能技术应用,进一步优化了生产成本控制。

推动氢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从整合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产业链到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化布局,从控股掌握电堆关键技术的公司到成立大连氢翼,骥翀氢能的每一步扩张都是基于精准的市场分析和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付宇博士强调,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才能更快实现产业化目标,推动整个氢能产业链的协同运作。

结语

骥翀氢能的布局不仅是对绿氢产业新风口的积极响应,更是对中国氢能产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与前瞻行动。从“用氢”到“制氢”,这一系列战略举措不仅展现了骥翀氢能的创新实力与市场洞察力,也为推动中国绿色能源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付宇博士的带领下,骥翀氢能正朝着“做中国人自己的电堆”这一宏伟目标稳步前进,致力于为氢能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乃佳萱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氢能制氢赛道产业链致力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