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于6月12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此次会议集中展示了商用密码与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零信任体系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及应用示范场景,吸引了数十家密码领域知名企业的积极参与。
随着《密码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法规的相继出台与实施,我国商用密码技术正加速融入数字经济与社会的各个关键领域,如政务、金融、通信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智慧城市、云计算、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商用密码的应用需求显著增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格尔软件副总经理掌晓愚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指出,密码技术的核心价值往往隐藏于底层,对普通用户而言不易察觉。然而,对于保障个人与国家安全而言,抗量子密码(或称后量子密码)是至关重要的。抗量子密码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机对传统密码算法的潜在威胁,确保信息安全在未来的计算环境中依然稳固。
深耕密码行业多年,掌晓愚对密码算法的历史沿革与国内外技术动态有着深刻的理解。他预测,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持续发展,抗量子密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从传统密码算法转向抗量子密码系统并非易事,不仅涉及到系统架构的复杂调整,还面临着高昂的成本挑战。因此,解决成本问题以及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平滑过渡,成为密码企业与客户共同关注的重点。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已公布第三轮后量子密码(PQC)算法标准草案,并计划于下半年发布第四轮算法草案。同时,美国国家安全局呼吁各类组织在2035年前完成量子安全加密的转型。面对量子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传统公钥密码体系的防御力日益减弱。掌晓愚强调,若其他国家已部署有效的“防护墙”,而我国尚未跟进,个人与国家的信息安全将面临巨大风险。因此,加速布局抗量子密码算法,抵御“量子威胁”变得至关重要。
格尔软件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积累了20多年的行业经验,成为国内较早涉足密码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通过开发安全认证网关、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服务器密码机、云服务器密码机、签名验签服务器、时间戳服务器、密钥管理系统等产品,构建了全面覆盖密码基础、身份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安全的产品体系,得到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认可。
格尔软件的产品线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包括银行卡IC卡芯片的安全系统建设、密码行业规范的制定等。公司致力于提供自研可控的关键技术与安全易用的产品,满足不同领域对密码技术的需求。在抗量子密码领域,格尔软件已将相关技术融入多个核心产品中,并在等待国家标准的同时不断优化,准备在标准发布后推出正式版本。
面对抗量子密码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格尔软件正积极应对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升级、成本控制、系统迁移等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各种应用场景,公司致力于提供无缝集成抗量子密码技术的解决方案,助力用户在信息时代中保持安全与高效。未来,格尔软件将继续推动密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应对科技前沿的挑战,为构建更加安全的信息环境贡献力量。